朋友们,你了解有关三支一扶的知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三支一扶的常识资料,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哦。
  1、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2、2007年12月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安排布署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会议指出,2008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① 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② 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③ 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④ 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

  ⑤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⑥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3、2004年至今,中央连续下发了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即: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据专家分析,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仍将再次聚焦“三农”)。

  1、围绕“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的相继下发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

  (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发展地看问题。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扩展、前移。

  2、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

  (1)稳定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

  (2)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培育新型农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3)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发展产业化经营,用现代市场体系提升农业。

  (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促进粮食稳定增长。

  (7)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如何多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

  (1)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作用。

  (2)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国家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

  (3)鼓励民营、外商资本投资农业。

  (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股份制农业。

  (5)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4、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 ?

  (1)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经济职能。

  (3)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要求。

  (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旷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社会主义整个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题考查了这一知识点,并且把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的信息中提取,第二小问从材料二的信息中提取。第(2)问的解题思路,必须针对材料二反映出的问题,不能离题或偏题。第(3)问主要是考查识记能力。

  2007年 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我国自1996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继全国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回答(1-2题)

  1.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二次土地调查是国务( C )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②履行经济职能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④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

  A、①  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土地调查”属于深入实际,符合①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②③亦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进行全国土地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状况,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准确依据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D、以科学理念指导实践的客观要求

  解析:注意“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这一特定的设问要求。对应选B。

  3、农民将收获的猕猴桃直接出售给当地的企业,每斤仅售3角钱;如通过协会和龙头企业建立价格谈判机制,价格可达每斤1元钱;如农民自办专业合作社,加工销售,每斤可售3元钱。材料给我们促进农民增收的启示有( A )

  ①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③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④稳定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措施 ⑤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题材讲的是产业化相关知识,不涉及土地和科技,故只有①②③符合题意。

  4、目前,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约为48,而农业发达国家在60以上。我们要力争到2020年使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63,这是我国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巨大动力。材料直接表明农业发展( A )

  A、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B、关键是发展农业技术教育

  C、关键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D、关键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解析:依教材观点选A。BCD不够全面贴切。

  5、2007年10月,以“绿色农业、和谐农村”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农交会贸易成交额达345亿元,农交会销售区累计销售额为6720万元。对此次交易会认识正确的是( A )

  ①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②有利于展示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和交流经济信息③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④是目前国际普遍流行的一种贸易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目前国际普遍流行的一种贸易方式是对等贸易,且此属于展卖贸易。

  6、2007年8月,为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和征收征用中的突出问题,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共同组织全国土地问题的专项治理,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这主要体现的政治常识的道理是( C )

  A、国家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B、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解析:本题同时体现了三个原则,但地方服从中央,突出体现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故选C。

  更多资料可以查询:sydw。offcn。comzt2013gsszyfindex。html。同时也可以进群2522784交流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