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南柏这类国学骗子?【转载】
文章目录
文化界对这种所谓的“国学应用大师”自然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我之所以站出来给这位所谓的“国学应用大师”亮亮相,一方面是“嫉恶如仇”,看到这种江湖混混儿肆无忌惮地糟蹋国学真的很气愤,另方面是看着那些受他忽悠的企业家真的很着急。企业家们抱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对国学智慧的强烈的求知欲参加了各种国学培训,想通过国学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推进自己的事业发展,精神非常可贵,但竟然遭到这种江湖混混儿的捉弄,这令我愤愤不平,也令我深感忧虑。
由于企业家多半是国学的非专业人士,没有接受过有关传统文化的系统的常识性教育,特别是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企业家本来没有接触过国学,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于是往往是他怎么说您怎么听,让他一忽悠还好像真那么回事。真正的国学没学到,却从这种江湖混混儿那里买走了很多假冒伪劣。他在那儿胡说八道,您还在那毕恭毕敬;他在那儿把您卖了,您还在这儿帮他数钱;他在那儿兜售文化的三聚氰胺,您还在那儿一个劲儿地赞扬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有营养,实际上已经造成精神的结石,文化的疥疮。最后是误了自己,也害了企业。可叹的是,一些企业家已经成了《卖拐》里的“范厨师”,被这些江湖混混儿忽悠得得团团转,还要对他们说“谢谢呀!”
然而,居然也有烟台市委宣传部这样的党的宣传机构请这种江湖混混儿去忽悠,这就应该引起更大的警惕。过去有句话说:“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现在看来,这句话应改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官员”。
弥漫于社会的虚骄、浮躁、不认真学习,做表面文章,已经侵蚀到我们党的肌体,因此发生了党的宣传部门请江湖骗子兜售文化假冒伪劣的现象。
将南柏包装成“国学应用大师”的中介们,还应该说没有丧尽最后一点廉耻,他们实在不好意思称他为“国学大师”,但又要忽悠顾客,于是发明了一个“国学应用大师”。现在有公司连这最后一点廉耻也不要了,为了忽悠更加有效,索性直接称南柏为“国学大师”“顶尖国学大师”“上师”了!一个一味忽悠骗钱的半文盲就这样被抬到了吓人的位置,再下一步就应该是“大仙”“法师”了!这使我们想到近年报端披露的一些江湖骗子冒充中组部高官、冒充高干子弟,冒充将军,骗的某些干部和企业家团团转的事件。区别仅仅在于行骗的领域不同,文化领域的江湖骗子甚至比商界和官场的江湖骗子危害更大,因为他们欺骗的是人们的灵魂,毒化了人们的精神,
如果我们的企业家甚至党和政府的官员经常被这类江湖混混儿忽悠和误导,对他们个人真的是莫大的悲哀,对传统文化真的是莫大的亵渎。
由于这类江湖混混儿主要是忽悠企业家骗钱,这里我愿告诉企业家朋友识别他们的几条标准。
第一, 你问他有没有学术著作(一看就是东拼西凑的东西当然不算),如果没有,你就
应怀疑他讲的东西的可靠性,他就肯定是在不着边际地胡扯。
第二, 你问他是哪个高校哪年毕业的,学什么专业的。如果没有系统的专业历练,多
半就是招摇撞骗(据说这个南柏在某次忽悠中说他是少年大学班毕业的,这肯定是撒谎,当年的少年大学班都是有据可查的)。
第三, 你问他是哪个高校的教授,如果只宣传他是“客座”、“特聘”“兼职”,一大堆
“荣誉”头衔,不管是什么学府的,那都不算数,这些教授头衔、荣誉封号都毫无约束,毫无价值,随便什么人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可以封,甚至可以用钱买的。
第四,你听他讲的东西是系统的,还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扯,如果是后者,那多半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地瞎忽悠。
面向企业家讲国学,包括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有两种讲法:一种是深入浅出,一种是浅入浅出。深入浅出的意思是,你有一桶水,才能给人一杯水,这是厚积薄发,耐人寻味,雅俗共赏,既普及了文化知识又提高了文化品位。深入浅出要求授课者自己要有系统深厚的学养,这是一切对听众负责、对国学负责的学者所采取的态度。浅入浅出则是东抄西拼,一知半解,信口开河,哗众取宠,充满常识性错误,专门靠媚俗、作秀、油嘴滑舌来吸引眼球。所谓南柏先生这种自己不学习又要忽悠人的所谓的“国学应用大师”,只能靠这种浅入浅出来混饭吃。
问题是,那些江湖混混儿和包装他们的文化公司为什么敢于如此的肆无忌惮、毫无职业操守呢?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流行着一种“不要脸精神”。那些江湖混混儿和包装他们一起忽悠的公司遵循的逻辑就是:不要怕别人骂我们不要脸,我们就是不要脸。
所以,我要把孟子的一句话送给南柏先生这种所谓的“国学应用大师”和包装他的文化公司乃至所有的江湖混混儿——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