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夜的空气比往年透着寒气,经济危机的影响使萧条初现。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回顾几十年来的经济,危机早已孕育。医疗,教育,住房的商品化使敛财登峰造极,百姓们无奈的把所有的财富双手奉上或是怀着畏惧的心在等待。中国还有消费吗?30多的消费率支撑不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让人明白原来中国的经济竟是那些借债的老外在顶起,当这个支柱突然土崩瓦解的时候,谁在裸泳大家都明白了。
  畸形的经济必然是一个由破到立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是漫长和痛苦的,今天我敢说危机将看4 5年。聚敛收刮的财富只有回归予民,才能度过这次灾难。我们要要回属于我们的,而不是让那些贪婪的官员肆意挥霍。经济的好转只有在全民医保建立,教育平民化,住房价格回归后。
  警告,如果想通过通货膨胀度过危机,更加肆无忌惮的掠夺全社会的财富,那你只有垮台了。。。。呵呵。
  
  
  2006年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320名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富翁中,2932人是高干子弟,他们总共拥有20450亿元资产。【《盛世危言:一组组令人心惊的数字背后》,赵晓,2006年10月20日,新华网】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150万个家庭(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0。4)占有中国财富总量的70。中国银行存款已经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但其中不到15的帐户拥有着80以上的存款。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07年,8亿多中国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是4140元,5亿多城市居民年人均收入也不过是13785元。
  中国国内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1980年代的50已经下降到2007年的35。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吴忠民指出,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他说:“我们比欧美发达国家低也就罢了,但比非洲那些贫穷国家还低,就讲不过去了。”(《中国青年报》2006年7月5日)
  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引述中科院的一份调查报告的数字称,中国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以上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等,一年开支约500亿元。
  成思危在清华大学举行了题为“当前经济形势与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的演讲。他公布了自己掌握的一项调查结果,“2005年我的博士生专门做了一次调查:在北京、上海和福州做了三个案例研究,结论都差不多,在房价中,房子土地和建筑成本占50,政府税费占20,开发商占30。” 成思危解释说,“这30里有一部分,是开发商最不愿意公布的,说白了就是行贿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