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世界经济经历着几十年不遇的危机和困难,挣扎在“严冬”,但有眼光和嗅觉灵敏的企业家也会嗅到快步到来的春天气息。
  其中可转换债券融资时,集股票和债券的双重特征及优点于一体,因此能够有效回避股票及债券所存在的某些特点,在涨势中享受收益,在跌势中受息保本,毫无疑问是一种可进攻、退可守的投资工具。

  


  对于发行公司而言,可转换债券有如下优先:
  (一)、低沉本融资,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比纯粹债券低,加上债务利息所特有的“税盾”作用,能极大地减轻企业财务上的负担,降低企业遭受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进而在一定意义上缓解处于财务困境的企业所容易发生的“投资不足”现象,保证对企业发展有益的投资可以得到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降低代理成本,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即以一系列合约形式体现的,用于调节企业相关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及优先性方面的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收益和优先资产清算权,二不能分享企业盈利高涨所带来的收益,因而债权人一般偏爱低风险的投资,股东则大多偏好高风险的投资,股东则大多偏好高风险投资。所以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一直存在着代理问题。
  (三)、调节企业权益资本和债券资本的比例关系,优化资本结构
  由于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和股票期权的特性,其对企业资本结构也会产生特殊的影响。当企业经营良好、股票价值增值、市场价格超过转换价格时,债券持有人会执行股票期权,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普通股。随着偿债压力的减轻,企业可将更多的资金投放于高效益项目,提高经营业绩。
  (四)、稳定发行企业的股票市价
  无论是配股还是增发,都直接涉及企业股本规模的即期扩张,而股本规模的扩张几乎是股价下跌的代名词。在相同股本扩张下,可转换债券融资与配股及增发等融资手段相比,融资额更大,且它转换成股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像配股和增发那样一步到位,因此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冲击比较舒缓。
  当然,发行科转换债券对上市企业而言,也并非万无一失的“保险柜”:若可转换债券持有人不是企业原有股东,一旦可转换债券转股,企业的控制权就可能发生改变;其次,可转换债券一般拥有低票面利率,但这一优点会随着转股而消失;第三,如果转股失败,企业就会面临巨大的“还本付息”的压力,财务风险增大,轻则资信与形象受损,股价与债务资信下降,增加今后的股权或债务成本,重则使企业被迫出售资产以偿还债务。
  因此,企业在利用可转换债券方式融资时,必须仔细研究融资策略,趋优避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