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营销?
  自营销孵化在自媒体时代,简单说让产品本身为产品代言,让内容形成自我传播的驱动力,利用互联网的社交渠道,摆脱简单粗暴的付费渠道,达成免费传播的形式,

  自营销是不是等同于自传播?
  自传播是针对创意而言,大家并不陌生,而自营销是内容与路径的结合,当然目前真正把自营销形成体系,系统研究过得的是很少的…

  今天主要讲的是,针对一个完全没有学过品牌市场营销人,如何能够做自营销?
  并且能够做出一些自己的成绩?是因为有了一个叫i TOP自营销平台,跟别人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用产品和技术跨界做营销,这是一个跨界思维的方式。

  1)自媒体背景下的新营销

  说到自营销想到的是什么?
  是自媒体,今日头条,微信、朋友圈、公共号、口碑传播、内容爆款、病毒营销吗?

  前面提到,自营销就是尽量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引发传播,为什么能达到这个目标?因为自媒体的渠道越来越成熟,影响力越来越大!免费营销已经越来越成熟!


  所以自营销的概念就是:基于产品、事件或者营销活动本身的创意吸引力,驱动人们自愿转发分享。

  我们带着自营销这个思维,来重新审视下一下整个营销界的方法。

  营销的目的是什么?营销产品,所以产品是核心是营销的主角,所以自营销的条件之一,一个有传播力的产品。

  思维很简单:一个营销本身没有传播力大家肯定不喜欢,所以它的传播力弱。

  当然,最好的营销往往又不是营销,是产品本身,所以我们应该往营销的最顶层产品点努力。

  1。没有传播力的产品只能靠钱去走量

  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营销作品99以上属于无传播力,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因为商家觉得自己的这个东西不好玩,所以要花钱去铺量,强制性的制造消费记忆点,美其名曰卖点轰炸,这是多数传统营销的打发!

  


  不管是网络营销、社会化营销还是传统营销,其实有很多营销还是处在营销的最底层,本身是没有亮点的,这是现代营销的现状。

  2。有传播力的营销长得什么样?

  是否还记得是这个,叫“斯巴达三百勇士”的新闻事件


  


  看到这些帅哥穿着这样衣服,走在国贸的大街上。当时这个新闻事件一直在传,大家觉得很有意思,这个事件的本质就是营销,而且是有传播力的营销。

  但有个问题:人们不知道这个品牌主是谁。不过这很正常,重点在他们每个人手里拿了一个摇滚沙拉的产品。可是产品在里边的体现太小了,只体现在一个小的LOGO上,甚至连LOG
  我 :

  品牌主可能想做几拨营销:第一拨营销做成比较有噱头的,让很多斯巴达勇士出现在国贸,引起大家围观,先不告诉你在做什么;

  等第二拨营销的时候再去揭秘,但很遗憾第一波就出问题了。

  3。有传播力的产品有什么特点?

  不知大家看过这款比较有意思的台历产品吗?
  单向历。这个产品档次比较高,也比较时尚比较酷:



  

  它的特点是每一页都有一句话,而且这句话很有意思也很有哲理。

  比如:1月1号,今天是你是余生的第一天。

  它的新意引发了传播,于是大家转发到朋友圈引发了别人的购买。所以这个产品的本质,其实是把营销跟产品融合在一起。当每一页都有好文案的时候还用做广告吗?不用了,这个就是自营销的最佳状态,有传播力的产品。

  我们要千方百计实现自营销,首先让你的营销以小博大,好的创意引起巨大的传播量,同时最重要的是能够让你的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本身说话了,这是最佳方法。
  我

  2)自营销怎样从产品中来?

  自营销始终围绕产品这个核心,要达到效果,必须满足下面四点:

  第一,你要顺势而为,一个逆势而为的产品,自传播能力再强也很难推广;

  第二,所有的核心都是产品,不管你是做营销还是做产品,产品决定一切。

  第三,一个产品要自营销,必须有一个特别好的品牌名称,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最终你还要有一个强大的组织,把自传播的战略在你的企业当中去落实。

  满足这四点以后,就是运用什么样的战术来实现?


  1。挖数据(案例:百度地图)

  百度地图有好几亿的用户,理论上来讲一定有很多用户的定位数据,但这个数据在百度地图里存在了十多年,并没有人去挖掘。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活动。春节,我们决定用大数据来报道春运,做了一个项目叫“百度迁徙地图”。

  


  当我们把定位数据用大数据的方式来分析,就形成对于中国人迁徙状态的一种描述。比如,春节前某一天从北京离开的人最多的去哪了呢?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吸引维度。

  


  春节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东莞扫黄事件”,百度迁徙地图碰巧把这些人逃散的场景给捕捉下来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东莞8小时的逃散图”。

  所以,真正能够自传播产品,它的本质在于挖掘了产品端的核心信息。


  2。挖内容(案例:网易云音乐)

  很多人都说:网易云音乐杭州地铁的投放是线下投放很成功的一个案例。有人说这是文案的成功,其实这还不是最本质的,如果现在让你再去想一套更强的文案,你能想到吗?其实很难的。

  



  传统做策划怎么做?大家一堆人关在屋子里面想创意,如果这么想是很难想出像这样的感人的文案。

  反过来,网易云音乐的一个特征就是有社区,社区里会有很多人的评论,他们只需要做的是把点赞数最多的评论挑出来。

  所以这个广告案例成功的本质,是它从产品当中挖掘到了绝佳的内容素材,而直接作为投放的文案,作为了营销的利器。

  3。挖故事 (案例:谷歌街景 一只等了十年的狗)

  很多人做品牌都讲要做品牌故事,品牌一定要有故事才行,但是绝大部分做品牌故事的人都在生搬硬造。

  为什么不在你的产品里挖真实的故事?

  谷歌街景记录了很多照片,有一天一个美国小伙子给他的女朋友看他原来工作的地方,这时候他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放大了之后看到了一条狗,很老很脏,他才想起来这是他曾经工作时候喂养的一条流浪狗。


  


  有一天他开着车回到那个地方,令他惊讶的是这只狗还在那等着,然后他去问了旁边小卖店的老板,这个狗怎么还在这?老板告诉他说这条狗在这等了十年。

  当我每一次把这个故事讲给很多人的时候,尤其是养过狗的人都为之动容,没有养狗的人也觉得很感动,因为它是人和动物跨领域跨时空的一种感情。

  这就是一个绝佳的品牌故事,当你从产品里面挖掘出好故事之后,你会发现根本不用做什么大投入的形象片,它可能非常简单但传播力非常广,这就是在产品当中挖掘真实用户故事的威力。

  我们得到一句总结:产品本身就是营销的弹药库,内容挖的好效果绝对差不了。

  3)营销传播必须到产品中去

  以前不管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都是先做设计,再做研发,然后做上线发布,最后交给运营来推广。



  

  但是这种方法在今天失效的原因是什么?产品本身没有说话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思想,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营销前置”。

  把处在链条最末端的营销放到第一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营销,当你带着这种思维去做事的时候,你的产品出来就会具备营销的能力。



  把营销植入到产品的什么地方?这里我要提到全局布点,全链条植入自营销,只要你跟用户发生接触关系的地方都是植入自传播的一些点。

  如何自营销?

  基因突变,让产品为自传播而生
  文案效应,用文案为产品增加活力
  独特视化,让产品和用户可视化
  个性定制,私人定制让个性彰显
  植入彩蛋,为产品植入彩蛋
  超过预期,打造超预期的体验
  重参与感,让用户有参与感
  新闻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热点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就是说在你产品的核心功能上主线功能上植入一些自营销的机制,我们把它称为“先天植入”。因为你在核心功能上动刀子,必须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要介入。

  给大家介绍一个暗恋社交网站Crushlink,这个网站怎么用贴主线的方式让它的产品一上线就有传播能力?



  首先,它在注册环节上做了一个动作,注册的时候你需要填写你暗恋谁,至少写一个,一定要写他(她)邮箱,填好后提交。

  接着系统会给对方发一封邮件说有人暗恋你,对方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很激动地点开。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社交网络的套路,遇到这种情况都不往下看。

  但他们很聪明,他们会在邮件当中提一些细节:比如,它会告诉你偷偷暗恋你的人姓陈,你一想不就是那个谁吗,你就赶紧点开了。但是你想看这个人是谁你就要注册,注册的时候要填你暗恋的人是谁。

  这样的话你又填另外一个人,就形成一个链条,最终实现病毒式传播。这个产品很快就有几十万上百万用户,这就叫做“为自营销而生”。

  2。文案效应

  在营销上我们绝对低估了文案的能力,文案是无处不在,所有的地方都有,瓶子、海报、产品、说明书、礼品、说明手册都有,但是绝大部分的文案都没有去体现它的自传播力。

  大家都爱喝咖啡,星巴克的杯型有中杯、大杯、特大杯,这个毫无吸引力。但我们发现在上海有一家咖啡馆,在咖啡杯上面写了一个不同的文案,既形象又激发你传播,姚明、晓明、敬明,非常聪明,这就很经典。

  这就是一个文案激发自传播的真实案例。

  3。植入彩蛋

  什么是彩蛋?彩蛋是在计算机科学发展很多年很早的一个程序员经常玩的技巧,他们把这个软件编完之后在里边埋一个小的点,这个点在一个特定条件会触发。

  为什么要做彩蛋?因为90的产品都是无聊的,都是枯燥的。

  比如,尽管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产品技术门槛很高、很高科技,但普通用户的感知确实“理所应当、乏善可陈”的。

  在2012年,有一个案例,叫“2012世界末日”。

  2012年4月20号“世界地球日”,在网页上上线了一个特效,做的很逼真。网页天崩地裂掉石子连岩浆都出来了,这也是第一次在PC端跟手机端同步上,大家一看到这个搜索很酷炫就at 好友,最终获得了两千万的搜索量。

  从上面我们讲的到产品中去的几种方法,不管是加文案还是贴主线,还是植入彩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产品本身就是广告位。

  既然到处都是广告位,为什么还要花广告费呢?希望大家去思考手中的资源。

  最后,我们也给这次分享加个彩蛋,“加量不加价,再送五句话”:

  不像广告的广告是好广告,而最好的广告都不是广告,这句话听着有点拗口,但是它道出了广告的本质。

  


  如果你的营销只剩下LOGO,那你的广告基本要完蛋。如果整个创意非常好,但品牌体现就那么一点,基本上就完蛋了。很多营销看着很热闹,但是营销跟你的关系太弱了,所以一定要避免。
  做人最难的是认清自己,做推广最忽视的是产品利器。

  自营销思维确实可靠,能让产品开口说话。所以,一定把营销跟产品结合起来,不光省钱,而且有效。
  自营销是终点,也是起点。如果你的营销和产品功能不能激发自传播,我希望请你再斟酌。

  i TOP自营销思维,就是给企业个人提供自营销创意共享的平台,让人人都成为自营销专家,,从技术层面到创意层面给你解决营销痛点,更多分享请关注i top!以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