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为政之道,贵在实干。但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其变种,却让不少基层干部“心有戚戚”。比如:“红头”的正式文件少了,但“白头”的工作提示却多了;考核检查的“频次”低了,但报文报表的数量却多了。这些不仅在无形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让基层干部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应对中淡化了求真务实、勤勉干事的从政初衷,成为了心中“不可承受之重”。
  莫让“形式”碍了“干事”的忠诚。对党忠诚不是写在纸上的“形式”,更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它需要志不求易的追求,更需要事不避难的担当。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多少部队官兵星夜驰援战一线,多少医护人员白衣执甲赴荆楚;多少党员干部舍我其谁冲在前;多少社区工作者彻夜值守抓防控。正是依靠这般对党、国家、人民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和实干精神,我们才能在战“疫”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使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践行更“实”作风,莫让“形式”碍了“干事”的情怀。《通知》明确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共产党员要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就必须涵养好“执政良知”、淬炼好“百姓情怀”,让所有的努力和奋斗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好对接群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