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干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文章目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推进,大量惠农政策向农村倾斜,村干部“领头羊”的作用越发突出,如果对村干部的教育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那么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将会随之凸显。
不难看出村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无怪乎惠农政策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等过程中,面对利益的诱惑,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造成的“免疫力”低下,村干部很容易走上职务犯罪的道路,诸如挪用专项资金,违规处置集体资产,实施惠农政策优亲厚友,村务不公开、不透明等。这不仅会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还会败坏社会风气,进而损害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最终阻碍国家大政方针在农村的实施。因此,加强村干部的提前教育将能从根源上有效预防腐败。
一是加强培训是绕不开的老话题。乡镇一级要用活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要突出对村干部整体素质的培训,而不仅仅是村“两委”负责人,要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训方案、列出详细计划,争取在某一阶段对全体村“两委”干部轮训一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源头上遏止腐败问题的产生。
二是结合实际加强教育方式的创新。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优化创新教育方式,可以组建微信群定期推送村干部喜闻乐见的学习素材和廉政提醒信息,预防“节日腐败”;可以运用现代化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在线集中学习;可以结合村干部的工作实际,组建宣讲团,开展“上门”教育,变被动为主动。
三是健全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首先,建立健全谈话、提醒、约谈制度,积极践行第一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及时发现村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让村干部止步于破纪之初。建立健全村干部的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管理,提高村干部考核管理的针对性、准确性,并激发其积极性。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