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智慧之一讲究顺势而行。这在太极拳中的使用最为明显。
  在此分享的是一些心得。

  一、治国中的顺势智慧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已路人皆知,他顺应五行、水性,观察地形,依据地势,采用因势利导,疏通导引的方法,开山划渠,将洪水归引入海,历十三年,治水大成。

  而禹的父亲鲧治水则不是这样,他违背五行、水性,采用围堵的办法治水,水来土掩,堕高埋卑,高筑堤坝,结果水势越堵越大,最后冲毁堤坝,引发洪灾。鲧治水九年,没有任何成效,反而给百姓带来无穷灾害。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智慧所产生的结果,一个是顺势,一个是逆势。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小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有一天北风与太阳较劲,看谁先让地上的人脱下衣服。北风自恃力量强大,便鼓足劲,刮起狂风,要强行将衣服从人身上扒下来。但风越大,人反而把衣服裹得越紧,包得越严,最后将人吹翻了,衣服都无法吹开,被人死死裹在身上。

  而太阳微笑着,轻轻散发出热气,温暖着大地。地上慢慢暖和了起来,气温渐渐升高,人感觉到热了,便一件件把自己衣服脱了下来。

  这同样是顺势与逆势的智慧。

  中国历朝历代君王治国,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

  何为无为而治?古人治国有皇道、王道、霸道等等区分,有以道治国、以儒家治国、以法治国等,但古帝王治国基本都是综合运用、兼而施之,没有单一的以某种手段治国。而真正的无为而治,则是纯粹的以道治国,成就皇道。

  无为而治是一个极高的治世成就,几乎是人类治世所能达到的巅峰。在这次五千多年的中华历史中,据记载唯黄帝、尧、舜三位帝王在晚年的时候达到了无为而治。

  《淮南子》记载:黄帝大治天下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没有盗贼,市场没有欺诈,天下无争,乡野村夫都相让以财产,连猪狗都将食物吐在路上互相让食……

  《高士传》记载说:帝尧时,天下太平、和谐,百姓生活悠闲自在、无忧无虑,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天下到处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田野路边击壤而歌,唱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就是无为而治下的民风民德,它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是通过长期的道德教化和引导,使天下百姓皆归于大道,合于自然,一切依道而行,从心所欲而不逾规,不再需要帝王和政府的任何干涉,仿佛他们不存在一样,这就是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