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慈善基金:成了代代相承的工具。


  越自私的西方富豪,越喜欢做慈善。

  很多中国人认为,西方的富豪特别喜欢做慈善,动不动就是死后捐出99的财产,相比之下,国内的富豪简直就是铁公鸡,就没见过几个大手笔做慈善的。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富人更喜欢财富传承,将财产留给子女而非与人分享,而那些西方发达社会的人则更倾向于回馈社会。

  西方的富豪真这么有慈善之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对于欧美的富豪来说,做慈善是一个常规化的操作,名利双收,越自私的西方富豪,越喜欢做慈善。

  1、三个慈善规矩:发生了纯属避税的化学反应。

  强大的基金会。

  中美富豪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行为差异,并不是因为良心导致的,实际上能爬到人类最尖端的富豪圈子的人,良知和责任感都差不多。导致他们的行为出现差异的原因,来源于制度。

  基金会是风靡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慈善组织形式,大富豪的最爱。诸多西方富豪,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财产,成立了各种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如卡内基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比尔盖兹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力量强大无比,左右着西方世界的经济命脉甚至是政党选举。

  在西方做慈善和在中国做慈善最根本的区别是,在西方做慈善,富豪成立一个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是受富豪或其继承人控制的,内部的规章制度全部是自定,富豪依然掌握着这些财富的控制权,只不过名义上捐出去了而已,等同于A股上市公司那些不持有股份但是具备公司控制权的实控人。而在中国,不允许成立这样的基金会,所以你的钱,是真的捐出去了,彻底失去了控制权。

  在西方有几个规矩,首先一个富豪如果想把财产传承给自己的孩子,遗产税高达50,制定这个规矩是希望通过遗产税来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同时西方也制定了一个规矩,那就是鼓励富豪做慈善,捐赠给慈善组织的钱可以让捐赠者享受最高个人20的抵扣额度,五年内持续有效,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鼓励富豪捐钱,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最后西方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鉴于国家成立的慈善组织低效且腐败,鼓励民间自行成立慈善组织,政府对民间慈善组织几乎不予监管,民间慈善组织的投资收益税率也极低,低至1,只是象征性收税。

  这三个规矩,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对吧,都是好政策,当初分别制定的时候,都是出于公平公正的角度去考虑的,但是当这三个政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发生了化学反应。

  无数的美国富豪,纷纷以自己的名义成立一个基金会,捐出全部财富给这个基金会,宣称自己将用来做慈善,然后享受个人20的税收减免,也就是说,捐出100亿美金,自己可以享受20亿的税收返还。

  然后,这个基金会是不用交给外人控制的,而是富豪或其继承人控制,所有的钱款流向外人无权干涉,内部的规章制度也是属于机密不予公开。富豪持有的股份资产交给这个基金会之后,投资收益也不用再交个人所得税了,直接按1收税。如富豪持有的股票,如果变现,需要缴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捐给基金会,由基金会卖出股票,那么就不用交那么多税,获得大量的避税收益。甚至,这个基金会还可以出去正当光明的向普通人募捐,以慈善的名义。。。

  这就是早期的基金会,纯属避税工具,捐100亿成立基金会,哪怕拿30亿出来做慈善,都是非常划算的,而且做慈善可以极大的增强自家企业的光辉形象,获得公众好感,简直是名利双收的事情。而实际上,由于早期的法律完全不干涉基金会的运作,很多基金会真正拿出来做慈善的钱,连1都没有,纯属做做样子,钱款在自己手里不断的左手倒右手,各种利益输送。

  发明这个玩法的洛克菲勒家族,已经稳稳地传到第六代了,西方的阶级固化,远远比东方严重。

  2、政府监管和干涉:绕过这个法律的神操作花样百出。

  很快,政府就发现了这里面的猫腻,打着慈善名义的基金会已经变为家族财富传承的工具,以慈善的名义来进行合法避税,于是政府决定对基金会做出一定的监管和干涉。

  现在的美国法律规定,慈善基金会每年要拨出其账面资产的至少5用于公益事业,同时,禁止基金会和其有关联的公司和个人进行交易。如盖茨基金会,就不能从微软或者盖茨子女名下的公司购买电脑和软件进行“捐赠”。

  看起来已经堵死了漏洞对吧,给了公众交代,但是实际上,这只是掩人耳目而已,基金会绕过这个法律的办法简直千千万,神操作花样百出,我这里列举几个最为简单粗暴的。

  A、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基金会上班,开高工资,不用太高,一年几十万美元就可以了。这属于给家族子弟的一个基本生活保障。

  B、富豪家族总有各种名目的公关费用,需要和各势力搞好关系,那么聘请关键人物或其指定之人充当基金会的顾问,开出高额的顾问费,这就是一个很常规的操作了。打点各势力的费用,都可以走基金会的账目,以慈善采购的名义进行。

  C、真的去做慈善也是划算的,基金会每年拨出大笔的资金去帮助底层人民,为本家族换取极大的声望加成。大家都知道加多宝在汶川地震捐献了一个亿,好多人念念不忘许多年,都称赞这是一个好企业,而美国每年都真正拿出十几亿做慈善的基金会,那还真不在少数,这些名声都属于无形资产,在这些大家族看来,这笔钱是值得花的。

  D、捐给大学做慈善,然后子女随便上名校,美国基金会特别喜欢给哈佛和常青藤等名校捐款,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捐给教育也属于慈善。

  E、衣食住行全部以行政开支的名义报账,基金会负担一切开支。

  F、内部操作,通过种种利益交换,公然套取基金会的资金,转移给当代继承人。

  3、真实例子:克林顿基金会成为了代代相承的工具,这还是慈善组织么?

  最后一条比较黑暗,我用例子来说吧,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当然金额只是为了方便举例使用的。

  克林顿和希拉里夫妇成立了一个克林顿基金会,然后他们还有个女儿,叫切尔西。

  切尔西的老公和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A,经过几年的运营,号称市值3亿美元。

  一个财团B,宣布看好这家公司,以10亿美元收购了公司A的所有业务。

  又一家财团C,出价10亿美元,从财团B中收购了公司A的业务。(没看懂原价收购的意义,估计有其他隐情)。

  然后,克林顿基金以10亿美金从财团C中,收购了公司A的所有业务,完美绕开法律监管。

  过了一段时间,财团B和财团C获得了俄罗斯开采石油的许可。

  又过了一段时间,克林顿基金终止了公司A的业务,十亿美金打了水漂。

  这不是段子,是事实,当年希拉里和特朗普竞选总统的时候,美国媒体曝出的关于希拉里的猛料。

  当年面对媒体采访,希拉里的女儿切尔西说过一句话:“如果我妈赢的话,我会来接管她在克林顿基金会董事会的位置。这样就没有利益冲突了。”克林顿基金会,已经成为了代代相承的工具,这还是慈善组织么?

  看完这些关于美式慈善基金会的内幕后,你还崇拜佩服美国富豪的慈善之心么?
  到处是捐出全部财富的美国富豪,但是美国的财富和阶层早就几乎彻底固化了,你不觉得里面有什么不对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