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建设:后疫情时代的寒冬生存法则【转载】
文章目录
冻结招聘、降薪裁员,大量企业正以壮士断腕的方式收缩战线。曾经,我们总是觉得危机足够遥远,收入会一直随着经济发展水涨船高,借贷消费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令很多人发现,其实危机一直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复工复产之后,更严峻的是复市。就像打谷场上的农民用筛子去除浮土、瘪壳,疫情后的市场寒冬也像一把筛子,同样也会将缺乏核心竞争力、利用高杠杆、盲目多元化的企业淘汰出局。
在大量企业面临生死存亡问题的同时,优秀的头部企业却憋着劲抢一波反弹,继续扩大份额,与第二梯队拉开差距,抢夺没有竞争力的竞品退出后腾出的市场空间。接下来,各行各业将会是小公司大面积离场,品牌集中度会大幅上升。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免疫力,如何让自己从赚钱走向值钱,如何从单纯卖产品,走向产品加服务的长期关系,是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观点同样足够深刻,如何重塑核心价值,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以及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自律理性的财务观念,这些都是你后疫情时期的免疫力。
想要存在价值,就要创造价值,这就是价值定律——既要赚钱,更要值钱。未来赚钱的人会越来越辛苦,值钱的人会越来越轻松。
企业品牌真正的溢价来自核心竞争力,当寒冬来临,让你安身立命的往往是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这不可替代性靠的就是核心竞争力。
一些企业的账面绩效表现不错,内在却只是一种 “虚胖”,短期收益有时并不是公司内在的真正实力。以非公正、非诚信、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的竞争手段和产品获得的不真实竞争力,过度依靠外在条件和资源谋取的一时利益,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卓越的效率、品质、创新和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口碑形象好,产品品质佳,当钱要花在刀刃上,谁会拒绝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品牌呢?
时移世易,这已经不是那个靠自吹自擂就可以吃遍天下的时代了,这已经不是那个靠使劲忽悠就可以搞定客户的时代了。这是一个极简、极真、高效的时代,需要你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真功夫,抵达事物本质。
只有品牌深入人心,品牌力才能提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品牌势能才能带来产品的溢价能力,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总会有大量模仿者,把蓝海变成红海,所以通过核心价值重塑,用品牌抢占市场认知,建立护城河至关重要。
在未来,企业既要卖产品,更要卖服务。卖产品只能让你离不开顾客,卖服务则会让顾客离不开你。长期主义者需要更多地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百年老店。
如今,生产成本攀高不下、竞争对手更为强大、消费者更加成熟挑剔、规则越来越规范透明,市场容量基本饱和甚至过剩。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可以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断复返,很多时候不是你变笨了,而是整个市场变得更加聪明了。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