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粗劣的近乎1平安、2平安、3平安…鼻平安、耳平安…XX火车站平安,……差点会说出“新冠病毒平安”、实为恶作剧的《平安经》事件,这几天似有点收场的味道,但我认为,在留在我等吃瓜群众心头的一大串问号还没有一一拉直的情况下,这样做可能为时过早:
  一是《平安经》封面上印着的“人民出版社”声明说,没有、也未联合出版过该书,而群众出版社却已“招认”。问号有二:群众出版社是怎么按规定走完出版程序并出版的?冒用“人民出版社”(像高考冒名顶替)在法律层面是什么性质?
  二是《平安经》的定价24。5元、269元、299元问题,都是怎么标上去的?有无涉嫌造假行为?该书在许多地方一度售罄、连电商也是,“洛阳纸贵”的背后有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三是就是这么一本令公众“大跌眼镜”的“奇书”,在当地却得到众多学者、媒体的“吹捧”,又是研讨会,又是公益朗诵,又是读后感言,… …能不存在劳民伤财情节?低智低能到如此程度,也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个中,受到或真正绑架了什么?
  四是令人吃惊的是,纯属“水货”的《平安经》,作者的来头却不小:双博士学位、国务院荣誉津贴享受者、省厅执法(自己能不知法?)机关副厅级干部、党委副书记。平时都干什么来(我敢怀疑,《平安经》绝非都是业余时间完成的)?是否有点不务正业?该不该降点职称或待遇?
  五是莫说追责,似乎连相关一些人的责任还没有查清楚,就表示要“收场”,难以服众,也太快了耐人寻味了。7月29日,当地成立调查核实的联合调查组后,厅党委立即召开民主生活会,传达省委决定和公安部要求,查找问题不足,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有意思的是:
  会上,《平安经》作者作了深刻检查。厅党委各同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表示要以此次事件为警醒,深刻汲取教训,认真反思问题,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坚决杜绝发生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