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到消费,我认为谁花钱算谁消费,但有几个网友认为谁使用算谁消费。

  举两个例子来看一下之间的逻辑。

  一,两周前我妻子在网上学道菜,主料是鸭子苦瓜,学以至用,到超市一通操作花掉百十块。事情到这里算不消费,如果不算,花钱购物算什么,如果算消费,那么使用的属性在那里?或有诡辩者说,做完了总会被吃掉完成使用这个属性,我要说但是,但是做完后全家决定倒垃圾桶,难以下咽。这下彻底没了使用,但无论是官方统计还是日常认为,这都是一件正常的购物消费。可见使用并不是消费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

  二,我不喝白酒,但也存了几瓶,以备不时之须。昨晚我看着这几瓶白酒就在想,消费应该是即时性的,当我付钱商家把酒给我,这一次消费已经完成,总不能说我现在处于等待消费中。

  三,最近两年无论官方还是路边,应该不止一次听到什么消费不振,房奴无消费能力,底层消费能力不足,这些什么意思,如果说吃穿使用是消费,翻译过来是不是说,大家都不能吃了不能穿了,是胃不好了吗,是没钱了,这样就解释通顺了吧。

  统计局也好商超也好,通计居民消费都是统计你付过多少钱,至于你是用了还是丢了还是放冰箱了,没人关注。

  我就不信这帮逗比到亲朋那蹭吃蹭喝一个月,回来还能腆着脸说本月消费二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