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复工了吗?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2020年开年,远程办公受到了全行业的空前关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从2月3日起,在“缓复工、少聚集”思想指导下,全国各地企业纷纷开展远程办公,在家办公成为风潮。

  今年新春期间,国内开展远程办公的企业超过1800万家,远程办公人员超过3亿人。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共有7亿多工作人口。这意味着,有半数中国工作人口都参加了这场全民远程办公实验。

  与此同时,包括腾讯会议、钉钉、飞书在内的一大批远程办公工具纷纷开放免费服务。远程办公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民参与,市场追捧,远程办公2020年似乎迎来了春天。但远程办公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将获得长足发展?它的未来显然值得我们投入更多思考。



  行业渗透有限,潜力获得认可



  不可否认的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远程办公市场渗透率仍然有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超过80的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有3000万人在家中进行远程办公,约占美国全部工作人口的16 19。而在国际上,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都已引入了远程办公模式。而在国内,远程办公的渗透率仍然较低。2014年,国内远程办公人数仅为360万。


  但较低的渗透率也意味着较高的市场潜力。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 2017年,我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年均复合增速达到了95。52。

  此外,在国内,远程办公服务也存在着需求多样性等特点。以远程办公中的远程会议产品为例,在商业公司之外,来自教育、政务领域的远程会议需求同样旺盛。

  在教育行业,中小学及高校师生在“停课不停学”方针的指导下,将课堂迁移到了网络上,以远程会议甚至在线直播的方式开展网络教学。申万宏源证券在2019年6月发布的视频会议报告显示,在教育行业,视频会议服务的市场空间高达500亿。

  而在政务领域,国内各级人民法院一直以来都在推动远程审判建设。早在2007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曾尝试远程宣判,让两地法院能通过一套网络音视频系统进行远程审判。疫情期间,各地法院也在推进远程视频审判工作,实现无接触式开庭。

  在远程办公领域,视频会议服务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仅有66亿元,但在2017年,这一数字就达到了230亿元,其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9。4。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远程办公渗透率较低,这与中国的企业文化、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水平都有关系。然而,对比发达国家经验不难看出,远程办公正在成为大势所趋,大多数分析师对远程办公的未来表示乐观。

  但无论如何,疫情期间3亿人同时远程办公的时代终将过去。进入2月下旬,国内大多数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一批企业开始组织员工返工复工。一个灵魂拷问摆在所有企业面前:复工之后,我们还需要远程办公吗?



  复工之后,远程办公需求仍在



  在经历了一场全民远程办公实验后,许多企业开始重新思考远程办公的意义。

  如果远程办公就能实现不亚于办公室办公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办公空间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诚然,效率是所有商业公司共同追求的首要目标,但效率却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远程办公也许能实现不低的工作效率,但远程办公如何凝聚团队,让员工不感到孤独?这些问题仍然无法回避。

  不过,因疫情引发的全民远程办公实验,仍然给许多企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至少在现阶段,远程办公还无法实现线下办公的完全替代,但在一些特殊场景,远程办公不仅不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



  前瞻产业研究院关于远程办公的数据显示,在科技行业,企业、员工对远程办公的接受程度更高。目前,远程办公早已在科技行业普遍落地。从国外到国内,一些科技企业也在近年来广泛设立研发中心。在国内,许多科技企业将研发中心设立在二线城市,既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也为地方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实现了企业、地方、员工的多赢。

  在科技行业,技术类岗位员工在一系列远程协作工具的帮助下,开展远程办公的难度并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任何行业,员工之间的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远程会议服务仍然是企业的刚需。


  未来,线上办公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瑞而克整合AI人工智能、云计算、5D成像、VR空间创作科技,帮助企业做好更多细节,为远程办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快速搭建远程会议室,无缝对接主流办公软件,会议同时投屏每个小伙伴的电脑屏幕,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效率无限提升。
  办公场景丰富,随时、随性、随需求更换,匹配不同工作需要,正式的、活泼的、体现企业文化的……满满仪式感。
  融合商务背景与科技展现,在和客户进行商务洽谈的同时传递出企业形象,让客户第一时间对你企业建立高度信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