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背后的含义是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口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却带来养老、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一系列担负。人口之“利”在于创造价值,人口之“蔽”在于索取社会回报。人口红利最终带来代谢负担,当人口需要社会回报而社会又无力回报之时矛盾滋生,矛盾的核心是财富集中化。因此人口增长呈边际递减效应,如吸食毒品一般既离不开又愈发痛苦。


  核效应:
  物性的贪婪无异于人性,在原子的世界里当电子圈住一个质子时造就了氢元素,只看管一只羊,羊犬太轻松;因为羊犬对羊的剩余能量比较大,氢元素极其活泼总是立马跟别的物质结合,在自然环境中基本没有单独的氢原子。随着原子的进化、电子的努力,当79个电子圈到79个质子的时候元素呈现黄金的形态,黄金是原子临近“极变”之状态是最稳定的固体元素,再增加一个就成汞了,汞的形成标志着原子进化的反向趋势,在往后基本上都带放射性。当92个电子圈到92个质子的时候物质形态是“铀”,一种核放射材料;质子多了为什么要放射?因为质子的聚合反吸了更多的能量在原子核之内致使核外电子的能量压制不住从而释放掉多余的质子;质子聚合之时反向吸取了能量,聚合之后储备了能量,储备的能量是外向型的随时可能会爆发出去,周行于质子外围电子的能量是向内压缩性的。
  一只羊犬管一只羊轻轻松松,92只羊犬为什么看不住92只羊?在原子的世界里同一个元素而言质子与电子的数量是相等的,为什么质子越多的元素聚合的能量越大以致于产生放射性质?为什么核裂变会释放巨大的能量?核聚变会反吸外界的能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物质的大小是相对的,原子本身也可以算一座城市,那么人口就是质子;为什么大城市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E等于mc2,即能量等于质量X速度的平方;大家都知道在小城市生活是安逸的,在大城市工作是拼搏的,在城市中人口的运行速度好比工作强度,同样是人口其质量不变,从小城市转移到大城市如果运行速度提高到了原来的1。2倍,那么产生的能量就是1。2的平方1。44倍;如果基数为1。5倍能量就是原来的2。25倍。所谓大城市最大的本领就是在更多更强的诱惑中驱动人口的高速运行,大城市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当然是聚合周边的人口,反向吸取周边地区的资源而壮大自己同时使周边所有的小城市包括农村更加的萧条。城市这个原子核的电子是什么?当然是金钱!如果说电子被信息子(意识)控制,电子的主人是信息子,那么金钱的主人是政策,金钱被经济政策控制。质子的聚核首先反吸了能量而后储备着能量,质子围绕原子核运转所产生的是向内压缩的反向能量;同样城市的聚集效应首先吸收了周边地区的能量而后储备在自己的城市之中,这个能量也必须用金钱来圈住,金钱的能量是对城市的压缩之力。

  如果原子核内所聚合的叫正能量,电子就是负能量,如电子一般金钱也是负能量;当金钱的负能量圈不住城市的正能量之时,城市会产生核辐射,特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正是城市的质子外流的结果,也叫做城市效应外溢。其实当一个特大城市产生核辐射的时候这个城市已经把质子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了,当有核辐射之后城市变成稳定的元素。在原子里面质子为获得电子而奋斗,在城市里面人口为金钱而拼搏,且只有金钱能够调动人口,GDP是城市的总能量,聚合效应使城市的收入与物价双高,货币更多。

  有人说大城市那么大,人都把时间浪费在上班的途中,所剩余的时间比小城市还少,拿什么去创造高价值?其实这正是问题的所在,首先在吃穿住用行五大类消费中“行”是一个大门类消费,大城市人口之多之密需要更多更高级的交通设施来支撑,城市道路、地铁本身就带动了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可以说花费在“行”上面的代价一点儿不比住少,其次除了公交系统还有大量的私家车喝油保养停车,全社会用在路上的金钱比吃饭要多的多了;拥堵的交通并没有耽误质子创造高能的GDP,反而促使质子聚合能量。


  


  人体与社会的关系:
  1、身体是细胞的聚合体,社会是人口的聚合体。身体的燃料是血糖,社会的燃料是人口。
  2、意念驱动身体,身体反馈意识信息。权力驱动社会,社会反馈信息。意念荒淫乃纵身之欲,权力荒淫乃纵国之欲。
  3、心情沮丧则官能消沉,心情愉快则官能放松,意识微变官能总有察觉。
  以古代帝王为例:
  黄帝动怒臣子惶恐,黄帝愉悦臣子乐喜,黄帝微变臣子有所察觉。

  人的一生饮食口味越来越重,于一般人而言身体既离不开美味又承受美味带来的污染,美味的正作用边际递减,进而趋向食野生动物,副作用是长胖增肥。
  当今营养条件之下,人到中年除胰脏功能欠佳以及肢体劳累者外其余之人全部发福,人体细胞数量一直增长直到重病近亡。所谓生老病死,成住败空,从无到有,从有到壮,从壮而衰,衰而死,是万物生长之道。
  社会也具生命周期,其道性与人道无异,在社会趋势之道中,除战争与不可抗力之外,人口必然增长,直至道之极变。
  身体的老化伴随细胞老化,社会的老化伴随人口老化。营养越好身体越胖,负担越大。福利越好,养老越完善社会越没活力。
  身体要想减肥必须要饿死一些细胞,饿死的背后是不人道、无民生。社会不可能饿死人口,除非特殊时期。
  社会能够瘦身的另一种手段是外界能量的输入,如科技或军事能量输出换回大量的经济能量,起到杠杆作用,从而不必依赖人口红利。
  身体当以精神代替部分美食………


  


  囫囵之述,不够严谨,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