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提振消费用强大的内循环来促进经济发展
文章目录
2020年必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之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重创了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外部环境出现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促使中国寻找更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党中央最近提出了用内、外双循环的路径来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十分英明的决策,如何深化改革、做实、做好用内循环来帮助中国经济度过难关、砥砺前行?笔者在此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要做好经济内循环就需要培育一大批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群体,最近官方披露中国十四亿人口中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仅够温饱、不能够消化大规模生产出的各类优质商品。因此做好经济内循环要求各级政府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当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强链、补链、创链,保护好生产力,努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老百姓的就业容量,有发展、保就业才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二是政府要精简财政供养人员,稳步推进,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财政供养人员减到总人口数的3(4200万)左右,让更多的积累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制定年度目标逐步减轻老百姓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及就业上的负担;三是“减高、整中、提低”,搞好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个特殊群体的收入分配调节,按劳分配、按技能分配、按贡献分配,杜绝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或者过分离谱的收入分配规则,逐步降低影响提振消费的过高基尼系数。目前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要做好对困难群众(包括因疫情影响破产失业的各类人员)的帮扶,不能让一个困难群众饿肚皮、没有地方栖息或因病致贫。现阶段要利用工作队下乡产业扶贫、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基金扶持等手段确保2020年底之前中国农村人口的全面脱贫;四是通过调高个税起征点、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藏富于民;五是根据中国的发展状况、人口结构、劳动力素质让一、二、三三个产业结构合理、容纳更多人就业。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有序、错位地发展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总之在新冠病毒疫情对内、外经济造成很大破坏的情况下,我们政府的各级部门都要深入到分管企业中去,拿出实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减少企业倒闭数。在排浪式消费后期(这一阶段资本产出回报率下降明显,民间投资的风险也陡增)让大家充分就业我们的服务业就要百花齐放,只要不是黄赌毒和浪费不可再生资源,民间投资的项目都要积极鼓励;我们的消费热点就要不断培育,尤其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在中高收入阶层的十万、百万级大消费上要做足文章;我们的消费环境要不断净化,优质商品得到追捧,我们的个性化消费崛起必须在这个阶段出来打头阵,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经济要发展一些奢侈消费还是必须要有的,刚性消费毕竟盘子太小。同时在内循环中坚持两条腿走路,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资、补短板投资、新基建投资力度继续加大,民间老百姓改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终端消费则更不放过,只有中高收入阶层引领的十万、百万级大消费在中国不断档,让社会各阶层消费升级的列车隆隆开动起来,中国的发展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中国的老百姓才能充分就业有满满的获得感。
二、加快金融领域的改革对促进内循环经济至关重要,欧盟一些发达国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基本从“铁、公、基”土木工程中退了出来,剩余资本都去了高端制造业、先进农业和服务业,GDP创收的30也都去了社会福利,老百姓医疗、住房、教育、养老负担不大,有的不需要掏钱。加上他们的银行能把存款年利率降到1以下(许多国家的基准存款利率都在0。25左右),老百姓储蓄愿望不高,没有消费后顾之忧,因此他们消费拉动经济能一呼百应,也十分注意拉国外旅游者去他们那儿“终端消费”,工业化后期主要靠消费驱动经济的发展方式最健康、风险也较低,希望我们的各级政府逐步将财力向搬除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四座大山上倾斜,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敢消费。我们的银行系统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效率,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非常时期既控制好货币总量又能把年存款利率(包括理财产品利息)降到2以下,引导资本脱虚向实,让更多的资金去消费和承接商品服务;去帮助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稳健经营的大企业以及解决了众多就业的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为了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度难关,国家能否在所有银行间联网建立个人贷款信息平台,为开展抵押贷款提供信息、资信查询服务;
三、GDP是一、二、三产业各类投资、消费的总量构成的,消费产品多元化能拉动出新产业、新就业。刺激经济不仅仅是修些铁路、公路、机场等公共设施,国家应当鼓励老百姓多元化消费,参照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的消费方式,主动挖掘新的消费热点,以14亿人口的消费升级促生产升级,底部抬高,一步一步向人均GDP五万美金的目标迈进。比如现在就要开展好西方发达国家很普遍的私人游艇、通用航空、私人别墅、泳池、房车、智能家电、家用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高尔夫球娱乐、狩猎、赛马、极限运动等高档消费,这不仅为相关制造业创造了机会,拓宽和延伸众多新型的消费服务业,扩大了民间投资和老百姓的就业面,也能分流一部分去房地产业的资金,逐步降低房价,同时还能减少企业在某一行业上的过度竞争;现在个体工商户开个小店、开个餐馆,一条街上同质竞争、客人分流、租金高入不敷出与老百姓的消费面太窄不无关系;
四、人口严重老龄化是中国长期发展的隐忧,既不利于消费也不利于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供给,尤其是对一段时期产业跟跑、以生产低附加值商品的国家影响最大。要采取措施尤其是经济上的补偿措施鼓励人们生二胎,二胎部分生活费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费用应由国家负担、今后买房房贷利息也极低,努力改变不合理的人口结构,让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人口红利支撑;尽快推出延迟退休方案,迟退休,工作年限长退休收入就高,对有特殊情况提早退休的退休待遇就要明显降低;
五、认真推进股票市场改革,打击虚假披露、内幕交易、掏空上市公司、恶意投机炒作股票、肆意割散户韭菜行为,不能远远脱离股票净值发行新股制造不公平,更不能让原始股东新股上市后短期能大批套现股票。延长原始股锁定期为五年,以后限额逐步减持,杜绝出现因股票发行上市原始股东能轻易兑现成“亿万富翁”现象,拉大贫富差距。让股市融来的宝贵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流向中国最先进的制造业、最有希望领跑与现代服务业中去,流向诚实经营、效益好、推崇现金分红的企业,切实保护股市中中产阶层的利益不受侵犯;
六、抓好几个影响经济发展权重比较大的产业的规范化运行,比如对房地产业要尽快研究出台长效管理机制,不仅仅是喊些房子是用来住的口号,笔者旅游曾去过欧、美、日一些发达国家,感觉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40平方提高到65平方是符合土地国情的,像日本那样多建些漂亮的装配式建筑,多用些美观耐用的不锈钢、彩色铝合金、漂亮外墙砖及其他合金材料做外饰,有30 40左右的中高收入群体都能住上面积不过份大的联排、双拼别墅房,自家有个车库,有个第二套旅游度假房,加上中国还需要推进城镇化进程,3亿多农民要进城买房,中国的住房产业无论是增加面积和提高内在品质质量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为了真正做好供给侧改革各级政府应当加强房屋的统计工作,发动基层组织摸清存量房、新建房以及常驻人口的规模,城镇化潜力不大、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65 70平方的地区,谨慎推出新的住房建设用地,一般只能拆旧房、盖新房、盖面积和标准更大、更好的新房让中高收入群体示范引领大家提高住房标准,决不能无序推地、造成大量新房积压玩供需相脱节的泡沫经济,对这些工作省一级的住建部门要做好平时的监督检查,守住土地出让红线,国家的住建部、发改委等职能部门进行抽查,发现问题随时通报批评和纠正,我们不能盲目批地,一头是对早该淘汰的40 70平方简陋小户型房还不断出新,一头让开发商盖的大量新房积压成鬼城,让发展建设资金得不到循环。今后房屋建设的样式、功能、档次都要及时转型、升级,向高档化迈进。住房面积扩大了就能像美国老百姓那样家里配更高级的家电,冰箱是双开门的,灶具是集成的,家电是智能的、扫地的活都是机器人的,屋内又用上了高档装修、高级家纺、家具和新风系统,净水器、破壁器、烤箱、洗碗机、家用机器人等也都有了销路,也带动了关联新产业、新产品的发展。户户有车库,城市的地铁旁、田字格的大通道节点上又有能存放数千辆车的混凝土结构立体大车库作为泊车点,汽车消费的瓶颈也得到了局部缓解(毕竟我们的千人汽车拥有量才170辆,弹丸之国日本是600辆,规划整合好后汽车消费的增量空间还是很大的),高收入者高消费、低收入者跟着爬坡消费,整个社会的消费都升级换代了,也避免了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因此尽快探索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综合措施(比如尽快成立国家住建、财政、银监会、税务和发改委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研究制定中国特色的房地产发展长效管理机制,可以由国家的职能部门牵头修正土地出让价高者得的做法,剔除掉最高报价,在报价第二名和第四名之间按其报价摇号中标,中标价就是其原报价;降低出让土地的拍卖底价,底价应当是拆迁成本加合理的管理费;住建部门鼓励开发商根据市场情况提高房屋建设标准及档次,但要求开发商一房一价、测算出利润后建档立卡,通过大家的监督对开发商卖高利润房提高缴所得税的份额;开发商已开发出成品房售房备案后年涨幅不得超过6;购新房者三年内不能转让所购房屋,四到八年内转让要缴增值所得税等等,也用这种综合措施慢慢降低过高的房价收入比,让这个产业逐步纠偏最终走向良性发展之路),取消房屋的限购、限贷,让住房大消费及其后的装修、配置家具、家纺、家电等消费活动活跃起来是当务之急;
对旅游业,在中国退休年龄早,旅游业占GDP的比重高,它关联了交通运输业(航空、铁路、公路)、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行业的景气度,也关系到一些落后地区的永久脱贫,这些相关行业是解决中国就业的主渠道,因此因地施策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恢复旅游业很重要,同时我们要规范旅游市场,鼓励旅行社、景区以及相关商家诚信经营,不允许旅行社以严重低于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正常交通费和住宿费的标准揽客、扰乱市场次序。建立农家乐全国网上平台,鼓励老百姓在国内旅游,根据老百姓到国外旅游及消费的实际情况随时调节出境税和国外购物的起征税点,打击偷逃关税行为。中国挣钱在中国花是经济内循化的基本条件,部分中产阶层的终端消费因子女留学、国外购房、移民、购买奢侈品、国外旅游大量去了国外对保护国内企业的生产与产品销售非常不利,必须要有适当的约束;对农家乐向游客提供野味,也要科学辩证地对待,对老百姓食用了几千年无害的野猪、野鸡、野鸭、野兔、鹌鹑、鹿、驴、马、鸽子、肉狗、蛇、鳄鱼、中华鲟、娃娃鱼、牛蛙、孔雀、珍珠鸡、鸵鸟、蚂蚱、蚕蛹等建立可食用无风险白名单,当然可食用无风险不等于各地都可以猎杀、贩卖和食用这些野生动物,有的地区出于生态保护的要求不允许猎杀野鸡、野鸭、蛇甚至野猪等,有的地方野猪成群,大量糟蹋粮食就可以进行猎杀、出售、食用野猪,因此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当地的禁食规定,与中央规定不冲突,毕竟这个行业也有大几百万人就业,而对一些少数人吃的冷门野生动物,由于检疫很难检出这些野生动物是否带有非常危险的病毒、寄生虫等等,必须明令禁止食用,建立黑名单,如果子狸、穿山甲、蝙蝠、竹鼠、豹猫、猫、松鼠、刺猬、猪獾、狗獾、蝎子、袍子等等,一些广东人喜欢吃竹鼠,竹鼠是鼠疫病毒的常见宿主是确定了的事,现在是否带冠状病毒还很难说,现在为了防止病毒瘟疫的发生禁食竹鼠就显得十分必要;
对养老护老行业,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很明显,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统计,201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人口比重的16。15,预测到2025年为止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3亿人,养老护老行业的市场很大,老人多有些财产(房产这块算大头),年轻人的就业问题突出,高新、智能产业不需要太多人就业,传统商品的生产由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效率提高加上市场已出现了局部饱和也解决不了多少年轻人的就业。因此发展针对老年人的服务业是大有可为的,国家要出台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这个行业,鼓励开发商将滞销的一部分房屋作为养老设施以租代售,对民间办的养老院加大贷款扶持力度,实行低税率,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老年生活用品、保健品、食品的消费市场;鼓励年轻人为老年人做好各类生活、旅游和医疗康复护理服务等;
七、促进经济内循环各级商务部门要主动作为,中国有2亿人在流通领域就业,为促进消费,稳定就业岗位,国家应研究推出遗产税;研究购物发票上印刷二维码,实施有奖销售;尝试对特定人群发放消费券;为促进旅游消费,国内3A级以上的景区都有门票二维码打卡签到处,每年拿出部分资金抽奖回馈给旅游者;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国家补贴和车辆购置税减免活动;开展国家补贴的低利率的中长期消费信贷。各地政府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适当保护好个体工商户的就业商铺,不能在市场低迷时操之过急和一拆了之,反之要积极帮助零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商业网点布局以及经营环境上的各种困难。各地的商务部门要协助老百姓办好灯光夜市、周末跳蚤市场,每个城市都有一定面积的场馆、商业步行街为各地的商家巡回展销商品提供场地服务。疫情冲击的非常时期在做好城市交通、卫生管理的前提下多开放一些区域允许老百姓摆地摊谋生。规范电商销售行为,工商管理部门专设机构接受线上消费者的举报、制定细则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让优质、优价商品在线上交易吃得开(中国的产业迈向中高端,老百姓能用上更好的商品,我们的工业制成品、农副产品以及建设工程的技术标准都要向欧盟标准靠拢,设立门槛取缔劣质商品的生产,必须要让生产优质商品的企业有很好的发展环境,决不能让假货在网上浑水摸鱼没有了约束,让劣币驱逐良币),利用调节电商与实体店的税负保护实体店的经营,让两种商业业态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八.加大各类补短板力度为经济内循环增添发展动力,中国人均GDP仅10000美金,仅是一个块头很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们在一些领域领跑、并跑世界,但就整个制造业来说我们仍处于三流水平的位置,许多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中,许多产品生产不了。在科技、教育、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领域与人均GDP40000 50000美金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许多短板要补。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我们要动用宝贵的资金加大补短板的力度,靠提升效率、提升高端制造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来发展经济。中国要跨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不仅要扩消费抵御经济下行压力解决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更要加大全方位改革力度,政府有所作为、有所不为,主要让市场去优化配置资源,出台各项经济政策要广泛征求优秀企业家、经济界权威人士的意见,让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更具中国特色及前瞻性、科学性。
在工业领域发挥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让中国的500强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的进程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培育千千万万向德国那样一门独精、错位经营、长盛不衰的工业小巨人企业为大企业做好配套服务。说实话要成工业强国拼的就是科技水平以及原发科技成果的多少,没有一流的大学、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以及人才梯队的悉心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国家要下大力气进行科技、教育改革,建立平等、公平、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资金奖项多向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倾斜,向从事基础研究有卓越成果的科技人员倾斜,练好科技发展的基本功。推崇学术自由,百花齐放,讲真话、办实事的风格,不论资格、不论年龄选拔优秀人才,真正把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院校办成我国科技发展、高端制造业、先进农业的顶级人才培养摇篮。工信部成立国家短板产业发展协调中心,发挥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制度优势,联合各类市场主体面对芯片制造、光刻机、高端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设备、精密仪器加工制造、尖端航发、汽发、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重型机械、高端材料等短板领域建立联合攻关大平台,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能够解决中国在高端工业制造领域暴露出来的各类问题并在相当一部分工业细分行业中中国产品的品牌能够脱颖而出、享誉世界。
在农业领域中国幅员辽阔、国土广袤,气候多样化,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空间很大,可以说节水灌溉要学以色列、先进农机运用学德国、土地集约化生产学美国、植物栽培工厂化生产学荷兰,畜牧业科学养殖学新西兰,中国在5G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将它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上去,引导钢材、水泥、玻璃及房地产等部分过剩产业的资金转投入到现代农业、农机装备的生产中去,节约利用耕地、大力治理沙漠、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及防灾等级,工厂化精种农作物,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财、物、土地、山林、水域、技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中国的粮食安全、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都会大为改观,一定能够成为农业强国。农产品的集约化、工厂化生产、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也能解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在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上做好文章
中国地大物博,还有很多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潜力很大,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大所在,对这些地区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根据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好寻诊把脉,精准施策,用最小的资源投入撬动东北大市场,激活市场活力,让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传统产业升级、高新产业崛起中再创辉煌;
总之,疫情期间以及疫情过后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办好中国自己的事当中,用十四亿人口的消费大市场和强大的生产链及产业集群等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和技术在中国发展,团结大多数国家努力修复外贸生产链、供求链。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继续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找需求,消化过剩产能,只有有了内、外强大的双市场需求、尤其是国内需求中国才能继续繁荣,全球化逐步修复、中国产业升级和跨过中等收入陷进才能得到实现。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