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昇证券:银行稳健型理财为啥会出现亏损呢?【转载】
文章目录
来源:财经连环话
最近,买了银行稳健型理财产品的朋友,有没有胆战心惊?
根据理财公告统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一些商业银行的稳健型理财产品竟纷纷跌破本金!
看见没?上面这些大多都是刚成立不久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最新单位净值都低于1,不懂啥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都跌破本金了!这个事情的稀奇程度请参照,某天你的余额宝亏钱了,你是怎样的心情?那么,现在这类投资者就是怎样的心情了!
“我一天就亏了7000,惨啊!”
“投诉!我要告死这些银行!买之前跟我说低风险,买完之后每天亏几百到上千,经理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现在,投诉平台上,仅平安银行一家就收到了300多条投诉,由此可见,银行稳健型理财亏损给韭菜们带来的打击有多大!
那为啥会出现亏损呢?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咱得先知道,为什么之前银行这类理财这么稳?
理财产品诞生之初,银行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承诺刚性兑付。
放心,不会亏多少,本金和收益都按今天说好的给你们,稳赚,不赚我直播吃翔。
有了银行的兜底,那能不稳吗?
再加上银行投资是有技巧的,一般来说,银行会把我们的钱分为两份:
一份用来投资风险比较低的产品,比如债券、债券基金等等;风险小,收益低但是稳。
一份购买风险较高的产品,比如股票、股票型基金等等;风险较高,但是收益也高。
而稳健型的理财产品,基本和股票无缘,大多是债券基金之类的,那本身风险就小很多了,加上前面说的兜底政策,韭菜们买这类产品,亏损的几率大概跟一夜暴富的几率差不多吧!
那这两招咋突然不灵了呢?
导火索1:资管新规出台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其中明确规定,不允许银行兜底!
投资有风险,老让银行兜底可不行,别想投机取巧!
闭着眼睛买理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导火索2:固收转净值
这也是资管新规带来的另外一个变化。
2018年之前,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的债券,大多是采取固定收益的。
假设你买了100块钱的债券,约定的利率为5,持有满一年的话,那你到期就能拿到105块。
无论债券市场如何变化 ,投资者每天赚的钱都是固定的。
而2018年之后,改成了净值型计算方式,同样100块5利率的前提下,还得加上当天的现行市场价格,这就多了一个不固定因素了。
当天的市值波动,咋波动呢?那谁知道呢?万一债市剧烈波动,收益为负也是正常现象啊。
导火索3:债市波动
参照第二个导火索,债市波动很快就来了!
今年前三个月,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刺激经济,央妈放了很多钱在市场上流通,钱放多了市面上的利率就低,于是大家就拿钱去买债券了,毕竟债券收益还是比较稳的,这么一来,债券市场就大涨啊!并且受疫情影响,大家对放水的预期还是蛮高的,所以对债市就更狂热了!
大家都想着疫情还没完,央妈肯定还得放水!
结果,四月疫情逐步缓解,大家就慌了,赶紧大规模卖掉债券,收回之前投放在债券市场的钱。
然而,这突然大规模卖债券的行为,可不得狠狠坑了债市一把吗?
于是,债券市场一泻千里,银行理财产品也跟着被坑了一把。。。。。。
以上就是银行稳健型理财亏损的三大原因了!
不过,咱也不用太慌,关于债市的波动,理清逻辑就能发现,这只能是一个短期现象,国家的大方向始终是拉动经济发展,只要咱们的经济恢复起来,债市也会随之上涨的,那么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迟早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最后,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银行理财不兜底了,咱别闭着眼睛瞎买,多看行情多做功课,勤劳的人才能吃到肉啊!(整理:易昇证券)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