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钱刺激中国内需
文章目录
用发钱刺激中国内需
中国现在面临着严重的内需不足问题,政府往往是通过增加投资,从而拉动内需这个策略解决内需不足的。投资拉动内需是一个见效慢的策略。比如,投资立项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投资过程往往长达几年,这导致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形势会逆转,从内需不足局面走向经济过热局面。
我认为发钱是立竿见影的刺激内需的办法,发钱措施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而且见效速度快,能在一月之内见效。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发1000元,估计就可以解决中国现在面临的内需不足局面了。
13亿人口可以发放13000亿人民币,对经济的刺激效果会格外明显。虽然一部分人不会用这些钱,而把这些钱存放起来(这会增加银行的存款额,等效于存款准备金的下调),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会在一个月内花掉这些钱。估计会在短时间内增加6000亿的消费。2014年中国GDP达到63。64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这6000亿消费,可以让GDP提高1。而这几乎是在一个月内完成的,这意味着会让商品库存明显下降,对经济刺激效果尤为明显。
如果考虑消费或存款的放大效应,对经济的刺激就更为明显了。以消费刺激经济,是最为科学的经济刺激方式。
可以利用已经存在的耕地补贴渠道对农民发放这些刺激消费的钱,国家工作人员,都打到工资卡上,城市各种人员,可以打到社会补助卡上等。按照我国的强大行政能力,这几乎能在一周之内完成这个庞大的发钱工作。
为了增加经济形势的可操作性,避免明显的意外经济形势发生,可以跟着感觉走,先人均发500元,看看经济情况如何,然后再发300元,过一段时间再发放200元,共计1000元。这样就可以及时的小幅度的改变消费水平,而不至于带来较大的经济波动。
以防万一是必要的,必须做好可能意外的善后处理策略,如果出现通货膨胀趋势或苗头,就要及时的压制下去。可以迅速的通过调高存款准备金回笼货币,还可以通过出售国债回笼货币,如果股市情况良好,还可以通过出售国有股份回笼货币。这是三个预防通货膨胀的大杀器。
当然,好事情是,如果出现通货膨胀趋势,说明经济刺激效果良好,经济危机局面过去了,经济困难时期结束了。中国又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了。
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是未来中国长期面临的经济局势,一旦我们通过平均向自己国民发放货币成功解决这次经济困难,这意味着我们将长期依赖这种手段刺激内需,未来将时不时的如法炮制。当然,这对于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是好事情,发钱这种好事,人人愿做,人人欢迎。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