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突然转坏,美国又准备向中国企业中兴通讯(简称中兴)讹钱来了。

  据外媒报道,美国司法部准备对中兴进行新的贿赂交易调查,重点是涉嫌贿赂外国官方,以此获取国际订单优势。

  美国这是故技重演,尽管这手段很卑劣,没有技术含量,却十分凑效管用,屡试不爽。2019年12月,美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理由,顺利地讹诈了瑞典通信企业爱立信约11亿美元,合75亿元人民币。


  


  美国5G市场是一块大肥肉,由于排除了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就剩下爱立信、诺基亚、三星三家企业瓜分蛋糕。为获得更多份额,也为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爱立信委屈求全,心甘情愿地花钱消灾,以息事宁人。

  在尝到甜头,得到好处之后,美国又转移目标,把攫取的罪恶之手伸向了中兴,一模一样的理由,一模一样的手段,当然也希望得到一模一样的结果:即迫使中兴像爱立信那样妥协,交一笔巨款,达成和解。

  在技术领先的1G、2G、3G、4G时代,很少看到美国有这种“骚操作”,因为美国门路多,赚钱也多,用不着。到了5G时代,美国就落后太远了,甚至没有自己的网络建设企业,所以,要从市场上光明正大地赚钱就比较难了,只有另辟蹊径,谋求心理平衡。行政和司法手段,虽然很流氓,却是最直接,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了。这种做法立竿见影,一箭双雕:大把地轻松地赚钱了,弥补由于技术落后造成的市场损失,还直接进了亏空的国库;帮助美国企业打击了对手,削弱了其实力,延缓了其步伐,给美国企业赢得了时间——美国政府一直鼓励本土企业加强5G研发,要迎头赶上,不能让中国占了先机。

  在美国政府眼里,中兴是一枚软柿子,想捏就捏,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美国捏中兴,不是第一回了,而是算上这一次,已经是第三回了,而且一次比一次用力更大更猛。中兴已经有两次被美国“捏住命运的咽喉”,差点命都没有了。


  


  2016年,中兴被美国商务部实施出口限制措施,一度停摆,后经双方政府协调,中兴获得美国商务部“临时出口许可证”。2017年,中兴向美国支付11。9亿美元达成和解。

  2018年3月,美国商务部以中兴违反协议为由,实施长达7年的零部件禁运。后经努力斡旋,再次交纳了10亿美元罚款和4亿美元托管保证金,并在30天内,按美国要求更换了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同时允许美国派核查小组进驻中兴,还要包“吃拿卡要”,才达成和解。

  仅这两次,中兴向美国政府支付了25。9亿美元,约180亿元人民币,代价沉重惨痛。

  如今,美国又来薅羊毛,收保护费了——真是一匹贪得无贪,永远都喂不饱的恶狼。

  面对这次潜在的新危机,中兴该怎么办?

  中兴是好不容易才从前两次巨额罚款中缓过神来,现在又要面对这种困局,中兴是一如既往地逆来顺受,还是一反常态地奋起反抗?


  


  坦率地说,美国是永远都喂不饱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毛泽东 语)。这种血的教训,对中兴来说,不是一次二次了。从以往的教训中,中兴应该已经认清美国的真面目。面对同样的事情,另一家中国企业华为给中兴做出了表率,中兴是很有必要像华为那样硬起来,不屈不挠,不亢不卑地进行抗争。如果再妥协,让美国阴谋再次得逞,那可以肯定,这次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美国对华为的打击,严重程度要远大于中兴,不过华为奋起反击了,而且卓有成效,你禁芯片我就让备胎芯片转正,你禁操作系统我就自主开发设计操作系统,华为的硬气让美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点脾气也没有。华为这种“站着生”,尽管身上在滴血,可确实让人扬眉吐气。

  中兴是跪了,也活下来了,但活得憋屈,极不痛快,也从客观上纵容了美国惦记着这块肥肉,时不时地过来榨取一下。

  这一次,面对美国故技重演,中兴是应该抛弃幻想,丢掉侥幸,像华为那样“提刀上马杀敌”,准备战斗了。

  吃一堑,长一智。相信已经吃了两次大亏的中兴,已经有所准备,不再是一枚软柿子了。

  4G已成过去式,5G正扑面而来。在5G产业链上,华为、中兴等拥有较大技术优势,根本就不怕美国的讹诈,尤其是5G产业链,从芯片到设备到终端,中国比较完善,已经彻底告别了没有美国就不行的历史。



  



  只要中兴硬起来,向美国勇敢说不,中国人民也会像支持华为一样全力支持中兴,让中兴“在一个地方失去的将在更多的地方得到”。

  我们不怕,反正美国市场又没对华为和中兴开放,与美国战斗,在市场上有损害,但不会太大,这种损失应该是远远低于美国的讹诈。

  真心希望中兴硬起来,站起来,用自己的本事,做出担当,与美国真心真意地干一仗,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真正为“中华复兴”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