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
  资金的基本流向是这样:



  我们要聊的就是中间那部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我们首先思考一个“傻”问题:为什么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会存在?在经济金融领域,当有人问我们“某某为什么存在的时候”,有一个标准答案,就是“因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有利可图”!实际上,这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个有用角度。
  储蓄者之所以愿意出让资金,因为可以收获利息;借款者之所以愿意借钱,因为投资收益超过付给储蓄者的利息。我手头1万块钱,你刚好缺1万块做生意,那我借给你,作为回报你做生意赚的钱分点我。所有人都受益,这就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存在的原因。更一般地说,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帮助资金从“闲置状态”流向了“生产状态”。这种流转创造了价值,而利息只不过是价值在储蓄者与借款者之间的分配。
  2

  知道它们为什么存在后,我分两个维度对金融市场进行分类(实际要复杂些)。
  首先,如果我借1万块钱你,你不承诺还钱我,作为补偿你同意生意赚钱了给我分成。这种交易方式是股权融资。
  股票市场本质也是股权市场。你去买1万块钱的股票,董事会不会承诺还你钱,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你是谁,但是你有权利获得公司的净收益和资产。如果这家公司发行了100万股,每股1块钱,你投资的1万块就拥有了这家公司百分之一的净收益和百分之一的资产。你也可以把这个股权卖给别人,这就是“股权市场”或“股票市场”。
  另外一种借钱方式,是你给我写一张欠条,约定一年后连本带息还我1100块。我是你的债权人,你是我的债务人。那张欠条不是值1100块吗?如果我自己也临时缺钱,于是把这张欠条以1050的价格转让给张三,到点你还1100块给张三就好,大家各取所需!有时候,我并不是因为缺钱而出让“欠条”。比如,我以前是10的利率借钱给你的,后来有个朋友愿意出20找我借钱,怎么办?我就以1050的价格卖给张三,然后按20的利率借给朋友。如果贷款利率上升,债券持有者都会出售债券再重新借钱出去,因为大家都在卖所以债券价格会下跌。这个机制刚好可以用资产定价公式来表达(利率上升,分母增加,所以price下降):

  总之,所谓“债券市场”基本就是允许公开交易欠条的市场。
  好了,我们讲的是“股权和债券市场”。
  3

  另外一个维度是按还钱的时间。
  他们把借钱期限在一年以下的称为“货币市场”,超过一年的称为“资本市场”。
  股票市场绝对属于资本市场,因为它永远不会还钱你,即使海枯石烂也不会。这比任何承诺都靠谱。
  现实中,货币市场中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市场。如果不知道这些东西,说明你不需要知道,因为它们的主要玩家是银行。
  同业拆借市场逻辑有点复杂,涉及银行间的借贷成本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导向。不过有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部分问题,就是信用卡还款。假设你的还款日是每月6号,本来你工资是每月5号发,但是有次不巧5号是周末,工资得7号才到账,怎么办?你会打电话给朋友说,“兄弟,就一夜,明天还你,事成了请你吃饭。”不太准确,但基本反映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逻辑。如果你打了好多电话发现都没能借到,最后不得不付很高的利息借钱还款以免影响信用,这基本就是2013年6月银行隔夜拆借市场发生的故事。按照惯例,商业银行可以向央行申请流动性贷款以保持准备金仓位的,但是各种原因这个窗口临时关闭了,交易员们一下子着急了。当大家发现其他人也在着急后,于是所有人都更着急了,大家不知道水到底多深,于是隔夜拆借利率飙升到了13。44!
  根据央行刚刚(2017 2 6)公布的数据,去年新发行债券总规模36万亿,银行间市场692万亿,银行间市场参与者14127家,沪深两市成交量127万亿。我只是想说,除了我们经常听说的股市外,有很多的“大”玩家正勤恳地沉浸在这个市场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