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倍经济学
文章目录
许多企业家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他们想知道,对货币政策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变更,背后蕴藏着什么学问。他们对利率上升造成的后果感到忧虑。
其中许多人对财政刺激持怀疑态度,实行的大量政策产生的柔数效应并不强。这些人质疑道,如果他们真的投资,能否产生良好效果。举个例子,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波及地区的重建预算定为25万亿日元,但我可以指出,这笔资金的许多用途除了让建筑业满意外,不会让其他任何人高兴。财政刺激的效果也令人心生疑虑。
撤开什么样的重建预算是民众真正需委的不谈,我认为,当我们执行财政刺激政策时,无论是用于拓宽东京国际机场的跑道、建设家庭负担得起的信息和通信光纤网络,还是投资教育,有一点极为重委:严格按照预算花钱。
我们需要投资硬件设施,因此必须编制预算用于防范地震。不过,我认为,对于如何判断一项政策是否的确具有乘数效应,我们仍然不得要领。反正我的感受就是这样。
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估算政府投资产生的柔数效应数值。
1(1 边际消费倾句)等于K这个公式中的柔数效应数值用表示。这是凯恩斯派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举例来说,如果某人用一半的收入进行消费,他的消费倾向(也就是用于消费的收入数额所占比重)是0。5。
这样的话,乘数效应数值等于2。这里的乘数效应显示,输入增加了一倍。可是在现实中,当经济陷入困境时,人们即使有收入,也不会大量用于消费,因此2倍柔数效应会大幅缩水,最终的数值接近经济下行期间,政府实施财政刺激,建设公共工程,以此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实施过程中,失业人员被雇用,开始工作,但是,由于经济不景气,整个社会一直存在浓厚的节风气。正因如此,人们挣来的钱没有用于消费,而是存进银行。那么,在执行财政刺激政策时,我们应该首先投资公共工程建设还是通信基础设施和教育呢?政府的选择不同,对乘数效应的影响大有区别。这不仅仅是日本一国的问题,同样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受到东日本大地震影响的东北地区,许多受灾的人借债来重建生活,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政府利用中央财政资金修建公共工程,如果收入全部用于偿还债务,而没有转移到消费领域,那么柔数效应数值将接近零。即便不为零,我认为它也不会太高。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