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好“俭”字“传家宝”
文章目录
励精图治、勤俭建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治国经验。新形势下,用好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有助于激发新的经济价值,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俭可养大德。“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干部作为执政骨干和中坚力量,能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影响个人道德修养,更关系到国家、民族、争当的兴衰存亡。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属于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干部要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和推进伟大事业出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切实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俭可养公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业”。干部应常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感恩心,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把勤俭节约贯穿于履行职务、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更要增强节俭意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杜绝浪费粮食行为,把有限的资金支援、人力物力用在刀刃上,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俭可养私德。“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干部的一言一行是社会风气的“导航仪”,其一举一动会在无形之中营造一种风气、倡导一种追求、引领一种方向。因此,无论八小时之外还是公共场合,干部都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处处严于律己。尤其要把节约粮食作为重要切入点,带头坚持“光盘行动”,以实际行动做制止餐饮浪费的模范,达到“群雁高飞头雁领”的社会效应,带动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以好的作风涵养好的党风政风、形成好的社风民风。
对于个人而言,节俭是修养;对于家庭而言,节俭是美德;对于国家而言,节俭是前途。所以,我们应该要用好俭字“传家宝”,努力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