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第2章 恁娘喊你
文章目录
“s,你小的时候简直就是个无浪鬼!”这是我小时候听到的村里人关于我更小时候最多的评价。即便我自己不是很认同,但是有没有证据反驳,因为,脑海里真的不记得了。
无浪,无浪,无风起浪——我那时候当真是很调皮的。
98版的电视剧《水浒传》,里边的快意恩仇像极了小时候的我。因为不知道规矩的边界在哪里,(1000字标记)那时做的事简直就是法无天。
其实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不过是烧了几个草垛、往人家包子馅盆子里扔土块。。。 。。。
那时候,最忙的就是我妈了——因为时不时的人家会找上门来告我的状。奥,我倒没有躲在我妈的身后眼泪汪汪,因为,那不是我脾气——我早跑到河边上挖泥鳅去了。。。 。。。
其实,史前的我是没什么脾气的,唯独一个,就是喜欢瞎闹。那时候脑袋里,应该都是些简单纯粹的愚蠢。带着一点乡村的淳朴,也不想别的,最多就是想看看人家出糗,也想看看自己做一些疯狂的事人家给出的反馈。
我爸是一个司机,给老板开车的。我妈呢,就是最普通的农村妇女。家里种着七八亩地,收成也就刚够家里生活开支。
当然,那时候我对于生计还没什么概念,反正每天就是吃饱饭就出去野。
那时候,人们的穿着没现在这么花里胡哨,大多数人都是穿一些的确良或者干脆粗布子做的衣服。印象中,像我妈这样的家庭妇女普遍会围着一条颜色不怎么艳丽的“方巾”。
其实,80年代末的农村,真的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影响,那时候的大队还是村里的最高行政机关,所有的村级最高指示都是出自这个所谓的大队。譬如说,停电停水、查体、交公粮等等,都是村里喇叭一喊就各家响应。
小时候,还是经常停电的,一停电,小孩子高兴,大人们也反应不大,因为还有油灯,油灯点起来,亮度也是足足的,反而更加的有生活氛围。那时候的农村,望着城市,就像望着天上,不敢去想,也不敢奢望。
“那个春兰家的孩子,恁娘喊你回家吃饭了,他在谁家赶紧把他送回家去。。。 。。。”
没错,说的是我,我妈都习惯了。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