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思政课程 稳固立德根本
文章目录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而关于青少年的教育,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教师队伍也肩负重任。
办好思政课程,要点燃意识的“长明灯”。 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为了让青少年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点亮意识的“长明灯”。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学生从小就具备思想政治相关的意识。从小树立凌云志,长大成就旷世才,只有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让意识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办好思政课程,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办好思政课程,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思政课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与一般的课程不同,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较深的情怀,较新的思维,较广的视野,较严的自律,较正的人格。能够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才是教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思政课的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涉及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涉及到历史,国情等等,只有打造一支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办好思政课程,要激发创新的“脑细胞”。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创新是现代工作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新的理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的建设需要向改革创新靠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做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才会让学生心服口服。
思想政治工作并非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所以,让青少年稳固立德根本,就要完善课程体系,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