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一篑之功 善始善终【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9。19》)

  杨伯峻: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呵!”

  钱穆:先生说:“譬如堆一山,只一篑未成,停止了,这是我自己停止了的呀。譬如在平地,仅堆着一箦土,继续向前堆,这也是我自己在向前堆的呀。”

  详解:

  孔子一生的成就,可以用“功德如山”来形容。这个山是他终身努力奋斗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

  孔子少年便立志。在《论语·子罕》里孔子说:“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父亲早逝,依靠母亲艰难度日,三岁就在母亲教育下学写字。

  孔子到了读书年龄,就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掌握了很多技术活儿,如编草鞋、种养、骑马、驾车、射箭、武艺等。

  孔子的学业在15岁已经成绩显著(吾十有五而志于——见4。15《学贵提升》),精通《周易》等典籍,并且以《周易》之道一以贯之。

  孔子20岁开始任职“委吏”(仓库管理员),几年后任“乘田”(主持畜牧者——俱见《孟子•万章下》),工作认真负责,得到各方好评。

  孔子30岁本着有教无类精神创办平民教育,采取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法,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培养大批人才,仅贤人就有70多个。

  孔子51岁时出任中都宰。52岁升任小司空(主管工程),53岁提拔为大司寇(主管司法),55岁时代理承相一职。由于其理政才能突出,把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泰民安。

  孔子晚年整理和编写了《诗经》、《尚书》、《十翼》、《礼记》、《春秋》等经典著作,保护了中华传统文化,功德无量。

  譬如为山

  ——譬:晓谕,引申为彰显;为:造;

  ——我要取得彰显的功绩好比造山,

  未成一篑

  ——成:成功;一篑:一篑土;

  ——最后少一篑土还没有成功;

  止,吾止也

  ——止:停止,废止、白费;

  ——这时候如果停止了,我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譬如平地

  ——彰显的成就又如填坑平地,

  虽覆一篑

  ——虽:虽然;覆:覆盖;

  ——虽然开始仅覆盖一篑土,

  进,吾往也

  ——进:向前进;往: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成功目标。

  ——但是只要坚持向前推进,我就能走向成功。

  ——杨师将“平地”解释为“在平地上堆土成山”显然不妥,孔子不会举两个都是造山这样相同的例子。

  本章用造山和平地来比喻学习和做事,指出第一步和最后一步是同等重要的,只有自始至终都能坚持不懈,认真堆填好每一篑土,方能成功,这就是一篑之功,善始善终。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

  孔子说:“我要取得彰显的功绩好比造山,最后少一篑土还没有成功,这时候如果停止了,我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彰显的成就又如填坑平地,虽然开始仅覆盖一篑土,但是只要坚持向前推进,我就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