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老祖宗”不能丢
文章目录
真正“老祖宗”不能丢
近年来,美国、欧洲乃至世界上许国家都纷纷建立起“孔子学院”,可以说中国的儒家哲学思想,今天真正得到了全世界不同人种的尊重。可是,那些黄发碧眼的洋人们,却并未因此就会自愧不如到嚷嚷着,要把黄皮肤黑眼睛的孔子认做自己“老祖宗”且“不能丢”。
可与之相反,在今天的中国人里反倒出了一个活宝!假如只有这活宝少数几个人才沉缅于迷茫于崇洋思想观念之中,倒也算个球事罢了,但他还试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绑架中国同胞,共同抛弃五千年的华夏先祖,改弦易辙,去顶礼膜拜那黄发碧眼的洋人为中国人的“老祖宗”,且还要敲打一句“不能丢”。当然,对于洋人的先进思想、文明理念,我们的确不应拒之门外,而应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但若要绑架着我们对那洋人“认祖归宗”当奴才,则实在太过于强人所难,断难响应了。
其实我们的华夏先人们,在五千年古老历史长河中早就创造出了许多光芒四射的先进文化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引导着我们前行。
譬如, 、李克强、温家宝等杰出的领袖人物在阐述他们的思想时,往往都会画龙点睛地引用若干中国古人(亦即中国人的老祖宗)们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名言,用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无不精彩纷呈。
一、1月14日, 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就多次引用了中国人老祖宗的成语、典籍:“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其中的“铁腕反腐”令人印象深刻。
历来注重在反腐倡廉、群众路线等方面向中国人的老祖宗借用智慧,他在履职 一年多来展现出了这一大特点:“成由勤俭败由奢。”
2012年11月17日, 履新的第三天,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他就引用了古语“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三、一年前的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 告诫全党,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少。于是,他即兴引用了历代文人对各朝代得失的评价与反思。当谈到秦朝衰败原因时,他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当谈到唐朝时他指出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各级官吏贪污贿赂成风,结果“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白居易《长恨歌》),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就从兴盛走向衰落。
四、对于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引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朝历代,奢靡之风兴盛都不是好兆头,正所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新唐书》)。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五、在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指出,作风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不能听之任之。他引用了《韩非子·喻老》中的“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六、2013年5月4日,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引用了《国语·周语下》的名言,强调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七、2013年6月18日,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引用了宋·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名言:“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他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战国策·魏策一》)。
八、 告诫干部要“治治病”,则引用自《后汉书·丁鸿传》中的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主要是指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如果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而且早在2004年3月20日, 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就曾谈到“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用以揭示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九、 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2006年1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 在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会上谈到“激浊扬清”说,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兴国安邦正百官,必须除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他引用《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求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大丈夫气节。2003年7月10日, 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引用了宋·吕本中《官箴》中的名言:“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又在2004年19期《求是》杂志上发表《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一文。他谈到用权要讲官德,交往要有原则,必须常思贪欲之害。贪欲一起,祸害无穷。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
十、2007年8月, 在任上海市委书记并反思陈良宇案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过“五关”。其中引用《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的“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求干部切实过好生活关,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切实做到慎独、慎欲、慎微,始终保持高尚的气节和情操。
以上十例,足可以证明我们华夏祖先的文化、思想、智慧、哲理都是我们今天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精神源泉,何需屈辱着去拜认“洋老祖宗”且“不能丢”呢?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