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书一半成于历史,一半成于个人;非常之书可推动社会,也可阻碍社会、禁锢人心。

  宇宙因能量而转
  生命因能量而动
  事物由众生所造
  个体意识生成个体行为
  个体的行为成个体之道
  众生行为合成事物之道
  道由能量驱动
  天下一切事物皆可量化


  世界上有两种人可能成为天才:一种是不学之人,另一种是万学之人。所谓以不学通万学、以万学入无学 ,怎么解释?举个例子:

  很多人练了一辈子武术到头来还打不过一个街头混混;这个混混就是“不学无术”之人。而把武术学到这种地步的人一生被武术的形式所困扰、被套路所牵制,终究领悟不到其中的奥妙。

  霍元甲的迷踪拳无门无派,没有形式、博取各家之长,他是万学之人;一代宗师的终极成就是“无形”两个字,从“有形”到“无形”,即以万学入无学。

  老子曰:“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意思指一个人学的越多懂得道理就越少、就越迷茫,当迷茫到极限的时候才会豁然开朗。

  当今医学之发达,细化到人体的每个部位,这么一个庞大的医学系统必然需要庞大的医学人群来维持,以至于管细胞的只懂得细胞、管细菌的只懂得细菌、管胃的不懂得脾脏,他们为了学医而学医,他们研究医学的时候忽略了怎么给人治病、以及怎样使人不生病。

  人们似乎很乐于争论中西医的功过对错,这显然是武术的门派之争;世界上最高明的医学应该是无门无派的医学,真正的医学是能治病的医学,而不是过度的依赖检查与指标。

  然而“医上有医”,所谓下医治已病 中医治欲病 上医治未病 ,上医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让人生病。 上医成于无形,无门无派,连门都没有何来的槛?任何人都有成为上医的可能。

  病有病症之分,症是表象病是内因、症是指标病是根灶,病是因症是果。一堆检查下来数据在完善也终究是指标,找不到根因都是无济于事。

  科学界泰斗爱因斯坦说: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根基;我们能否理解成:一切背离哲学的科学都是伪科学?

  其实哲学与科学并不矛盾、西学与中学亦无界限、中医与西医本无冲突,倘若不极端的区分且能适可的认知,医学的高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反而求之、其出必应。以哲学解析科学,以科学反验哲学。本书通俗易懂, “不学无术 无门无派 成于无形” 必定能给读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

   我们先用童年的模式天真的思考一下
  1。 为什么人在疼痛时会下意识的用手捂住?
  2。 为什么人在沉思时喜欢用手抵在脑门上?
  3。 为什么初生婴儿总喜欢趴着,而人走之时总是四脚朝天?
  4。 人类为什么会做梦?
  5。 为什么眼睛可睁可闭,耳朵却不能关闭?
  6。 为什么人都有“两面性”人性的两面源自何由?
  7。 为什么癌症总发于五藏七窍而非筋肉四肢?
  8。 为什么婴儿吃的动母奶而大人不行?
  9。 为什么头顶要生发,眼眶要生眉?
  10。 为什么瞎子要比聋子聪明的多?
  在身边,基本上瞎子都比常人更聪明,而聋子通常都让人心生讨厌;其实闭上眼睛 心里是雪亮的,但堵起耳朵 心才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