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菜经济学
文章目录
单从农民利益考虑,城市人多吃点菜(哪怕浪费点),下图这担菜就能卖出去。
实际是多数情况下,卖不完的剩菜还要挑回去的,一宿放蔫了就要折价,甚至有可能烂掉。所以农民而言,为了生产出的菜都能卖出去,而且卖出好价钱,最好城市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同理,无论农民产粮多少,只有城市粮食紧张了,粮价上升,农民才能有更多收益。在这个问题上,农民和城市市民的利益是不同的,一方需要供不应求另一方则喜欢供过于求。
所以,就这个农民和城市市民之间的博弈而言,农民喜欢的是城市人大大方方的消费。因为,城市人为了节省而减少了消费,对农民而言就意味着减少的减少。
从经济学角度,如何在城市人和农民之间寻求利益平衡点——即不伤害农民利益,也不叫城市人付出更多价格,是一个经济学难题,迄今为止的人类还没有谁能用数学模式解决这个问题。曾经的计划经济也是在这个问题上碰了一鼻子灰。
实践一再的证明,只有市场(价格)才能最好的调节这个问题。地里的农作物减产了,供给趋紧,价格必然上升,农民损失相对得到弥补,而城市人自然因为价格贵不得不掂量自己的舌尖,不敢铺张浪费;当农作物丰收而供给有余,价格必然下降,此时的城市人放心大胆的消费廉价的农作物,尽管其中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理性,但是,这恰好能弥补农民的价格损失。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