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监督”这个词语使用频率高达120次,“脱贫”这词语使用频率13次。“监督”贯穿于工作报告通篇特别是各项工作任务当中,充分体现了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和监委监督调查处置的第一职责“监督”的高度契合。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工作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任务。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决心,保持定力耐力,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进一步做深做实脱贫攻坚监督工作,加大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力度,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关头,越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当前,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结合实际、搞“一刀切”,有的口号多、实事做得少,有的热衷打造“经典路线”、“路边工程”,有的重数量轻质量、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还有的多头督查检查考核、重复要报表材料等。这些问题,都要认真排查、坚决纠正、严肃处理,确保脱贫攻坚高效率、高质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在下面,根子往往在上面,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从本级查起改起,自己真正做起来,带头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带头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带头弘扬真抓实干、“三严三实”作风。
  基层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工作重点放在重要部位上持续发力,把监督抓到底抓到位,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在民生案件查办监督上持续发力,严治扶贫领域不正之风。把查处脱贫攻坚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案件作为监督执纪问责主要方向,县乡两级统筹强力推进,大力惩治“蝇贪”“村霸”,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专项监督上持续发力,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紧紧围绕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阶段性工作任务,以机动督查与常态化督查为主要方式,围绕干部作风、到岗到位、履职情况等开展督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对象识别、扶贫项目实施不精准,扶贫干部履职不到位、作风不实等问题及时进行分类处置,强化追责问责,以问责倒逼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在扫黑除恶监督上持续发力,全力护航脱贫攻坚。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声势。加大查处,开展线索排查和问题处置,将扫黑除恶与基层“拍蝇”相结合,重点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