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错在何处?



  削断时光之链,第一个创造历史的时间勇士是你么?
  答案写在下一篇 :
  “令时光倒流令时光飞跃新时间方程式”中
  第一章 新时间方程式
  A
  时间,是空间的另一条边,由旋转产生。
  星球在旋转中,每一个空间内部的粒子量霎息万变,与其感觉到时光在流逝,确切地说,是你所处的空间,已经与方才完全不同了,粒子量增加了10个,100个,1000个;宇宙粒子量的叠加,你可以称为时间,也可以叫它——轴力。
  B
  时间可以双向通行,只要把握轴力的大小,加减空间内部的粒子量即可。
  C
  每一个星系,由于旋转方向不同,速率不同,所以,各有各的时间轴。
  天上一日,人间千年,指的就是这个状况,从理论上讲,离地球越远,地球时间对这个人的约束就越少,地球一圈又一圈的轴力,加在地球上空,而你远离地球,当然承受不到。
  人之生老病死,源于体内粒子量的累积,无法承受,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指的就是母星球旋转中,不断加码的粒子量对身体的磨损,人人都有.
  D
  时间,有叠加的错觉,看上去:
  今天等于昨天加从前所有
  明天等于今天加从前所有
  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将粒子量的改变,进行加法运算,先是今天,粒子量599。98;再是明天,粒子量600;600的粒子量内部,包含所有1至599。9999的内容,也就是历史画面。
  其实全部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独立完整的。
  也就是说,当一个空间内部的宇宙粒子量突然,猛然从600升到6000时,这个空间将拥有5400个粒子量的历史长度(大约900年);空间内充满了形形色色,各个历史时期的遗迹;空间内每一个人,都立刻产生子虚乌有的祖祖辈辈之记忆叠加,并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从一个非常真实的昨天而来。
  E
  当我们在称呼一个地点时,必然加上时间,比如中国西安,后面加唐朝,那么你看到的,就是由公元618年份的全部粒子量所构成的空间,这个轴力我们可以称为P618;当我们说中国西安2010年时,你看到的,是由2010年份的全部粒子量所构成的空间,这个轴力你可以称为P2010。
  P618小于P2010的旋转值,所以,人类安排它们分列在时间轴的前后两端,使时间成为一根奇怪的,从不回头的直线,而其实,这两个力是如此匀称地分布在宇宙间,如同圆之表面,射向圆心的任意两点。
  时间方向,是由这颗母星球的旋转方向造成的。
  F
  在银河系的另一端,一定有一颗紫色的星球,是以死亡开始,以出生结束;今年20 明年19,万物先出结果,再有原因,顺序完全颠倒。
  因为顺序,排序,都是我们随着母星球,长时期旋转后,产生的习惯。
  人类已经习惯,将能量高的场景,排在时间轴后面,称为未来;将能量低的场景,排在时间轴前端,称为过去。
  人类已经习惯,将每一天都叠加在前一天之上,覆盖昨天一切内容,却不包含明天的任何信息,必须一天天往前走,这种根据粒子量多少,达成的自我约束,是比操纵时间更难以逾越的心灵障碍。
  G
  正因为地球制定时间的规则,是旋转力大的,为时间末端;旋转力小的为时间初始。
  所以,当你与地球反旋,削弱旋转强度,可以回到过去;顺着地球正旋,加强磁力,可以去到未来。
  H
  可是,每一个时间点,都由一个轴力,也就是旋转度数,也就是总的粒子量来控制的,虽然一刹那,你可以跳跃到过去与未来,却,立刻会被当时的轴力困住,而作出完全一样的反应与行为,无法预知,更不了解自己从何而来。
  所以,用时光机器,来改变过去,预见未来,终究是科幻电影的桥段。
  突破时光的真正意义,在于建立第四维度,在有限的空间里,构造无限层次的时间,实现人口的均匀分布,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I
  当前时间等于当前地球的轴力
  回到过去等于当前轴力 减 旋转度(减持宇宙粒子量)
  去到未来等于当前轴力 加 旋转度(加码宇宙粒子量)
  虽然,每10年地球增持60个宇宙粒子量,但每一年都不均匀,有的一年7个,9个;有的一年只有3个;故此每一年形态,事件完全不同。
  还有,地球岁月总的粒子累积量,究竟到了多少呢?
  如果,不能正确计算粒子量的数目,就不能精确地到达想要的时光,只能大致去一段或回一段。
  第二章 相对论错在何处
  A
  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漏洞,出在以光速突破时间。
  在平面的世界里,光速至快至胜,可是,就象运动员在田径场上飞奔,再怎样,终点就是起始,这名运动员并不能飞向半空,跳上月球。
  速度只能追空间,不能破时间,因为时间是立体的,它的那根维度,速度是永永远远蹦不上去的。
  B
  空间,是一粒小小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时的圆周轨迹,无始无终;
  时间,是这粒小小电子第二次绕原子核运动时的圆周轨迹,有始有终;
  始点在这一圈的起头,内层;终点在这一圈的末尾,外层;转完这一圈,就象一个高音符号那样,上升一个维度,电子跃迁了,电子层递增了,继续上楼,转第三圈。
  空间,仿佛平面图;时间,仿佛立体漩涡;用平面上最快的光去追立体的环,终究是不明智的。
  不过,你可以离开出生的星球,去向远方,再回来时,时间是不对称的,可能去三分钟,这里就过了三千年;去三千年,这里才过了三分钟;那,并不是你飞越了时间,而是两个星球的轴力差(旋转速率不同)造成的。
  从理论上,你可以找一个新陈代谢缓慢的星球,在那里过八千年,再回来看看,因为这个星球每转几百圈,粒子量才吸收1粒,你真的可以活很久很久,但生活也很平淡很平淡,象一幅画。
  C
  时间有重复感,比如2010年1月1日与2011年1月1日,那就是对比点相似,圆周的高度不同,一个在2010楼,一个在2011楼,利用对比点,点对点跳跃更方便快捷.
  对比点之间,其实直线距离相当近,就象楼上402室与楼下302室打招呼一样;可这楼上楼下的,光却不能直达,光也是绕圈子走的,所有的光都是曲线,这没办法,宇宙是圆弧形的,所以光其实很慢,象走盘旋楼梯,永远追不上前面领跑的那一个时间点.
  突破时间,绝不能绕圈子,必须点对点的共振对接,好象乘电梯直上直下,好象湖面上的涟漪,一圈圈向外荡漾.
  D
  由于电子恒定绕圈,看上去时光向前无限延伸,无法后退,那是因为地球的转动方向始终是增能方向(如果是减能方向,就是万物先出结果,再出原因),地球周围粒子量的不断累积,使历史无法后退。
  居住在表面的人类目前不能改变地球的转向与速率,但是,可以通过改变某一个个体的旋转方向,用粒子加速器正旋与反旋,引发磁力的异常与失衡,令这一个个体摆脱地球的主力。
  其中,跟从地球方向,加速旋转,是去到未来;反方向加速旋转,是回到过去。
  光,也是绕圈运动的,走了远路;离开当前时间段的唯一方法,就是频率异常,振幅脱离。
  就象,一个人不能用手抓住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拎悬在空中一样,在母星球地表上,使用一切物理加旋,能源加旋,都是有极限有困难的,根本无法达到逃逸旋率。
  要尝试利用自然环境与宇宙射线中的一些粒子,在这个媒介的基础上,追加动力。
  关大将军对摄制组很有意见:“咄!何方人马,报上名来,汝等拍什么拍,我等还没正式开打呢,这不是泄露天机么?”
  话音刚落,就见秦始皇的巡游花车叽叽歪歪地爬上山坡。
  这位暴君对摄制组很有意见,吹胡子瞪眼的:“我们这六国还没统一呢,你们怎么就三国了呢?”
  正着急呢,“谁?你算什么始皇帝,咱哥俩这一仗还没分出胜负呢!”
  大伙儿一瞧,唷,这不是轩辕黄帝和蚩尤这二位么?天昏地暗,从涿鹿一直混打过来。
  盘古呢?女娲娘娘上哪儿开会去了?干脆,一块儿来吧,三头六面地说说清楚,是谁把全部人马都给叫上了,一作堆的。
  本来好好的,隔着时间,历朝历代,相安无事,各有一片天地,大家看起来就象电视频道一样,调来调去,你方唱罢,我登场,多好玩呀!
  全凑一块儿的话,谁说了算呵?这人往哪儿站呵?
  这实际问题要想明白,想明白就好。
  第二章 时光突破的美景蓝图
  时光的分层特性,原意,并非为了拘禁心灵,叫人追索又害怕,恰恰,是为了提供一个无穷无尽的仓库。
  时光突破,不会改变世界,你现在就回去刺杀秦始皇也不要紧,一丁点儿都不会改写历史。
  因为真正的秦始皇已随地球向前转动,回到过去,见到的秦始皇是一个印痕虚像,好似飞机掠过碧空的白色划线.再怎么动手脚,都与真实无关,与我们无关.
  地球始终恒定运动,一个粒子的飞甩出去,是它一个人的精彩,它见到的是虚轨!
  就好象,我们仰望星空,有多少星辰早已坠落,我们却望着那亿万年前传来的光芒,犹自遐想。
  地球曾飞过的每一个点,在这些点上,都有力的虚像。
  过去是保留存在,保留相当的宇宙温度和信息;
  未来是预先存在,预先的粒子孔洞,已被激活,等待嵌入。
  如果粒子在甩出去后,飞入过去的轨道,然后又顺着旧轨飞行,那就是重复一遍过去,不会有改变,象看电影;如果这粒子有很强的加速度,一再改变自身的方向,那它飞出的轨迹奇异而不曾于历史上存在。
  历史是地球的正常飞行轨迹,套餐;
  创造历史是这粒原子的自助餐,倔强地飞出自身弧线,于时间的缝隙之中。
  这才是改变命运,这才叫人定胜天.
  地球的正常轨迹是1的话,时光缝隙就是1。1,1。2,1。3,1。4,1。5,1。6 ? ? ? ? ? ?
  时间缝隙,一圈又一圈,利用虚轨的量子余温创造空间,令地球可以复制出无数个存在。
  无数碧海,无数田野,永远的绿荫,却又彼此时间平行,互不干扰,没有后果。
  人口可以迁移过去,在时光中迁移。
  这种超越,真不知与谁试飞,令人热血沸腾。
  第三章 时光之桃花源
  宇宙浩瀚,在每一个数据点上,都存在世界,所以,你我也是永生的了。
  消失在这片海洋的人,一定会出现在另一条溪流之上。
  一如《桃花源记》所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不知有晋;竹筏顺瀑布轻泻而下,水天一色,高歌一曲,神仙日子。
  这一切由自己来决定:
  体内电子旋转速率低于常人的,就向往古代;旋速高于常人的,就喜欢高科技;
  旋转速率破了临界点,太慢的话,就会坠入古代河流;
  旋转速率太快,原子就会跃迁,升至未来海洋。
  时光似水,万物永生
  在这里
  去那里
  一片碧波
  心花怒放
  第四章 时空真相
  低头看电子的小小运动,抬头看银河的缓缓流动,当自身也漫天飞舞起来时,你会发现:
  宇宙间,每一幅画面都如此似曾相识;
  这一个电子,那一个电子;
  这一个星球,那一片星云;
  天哪,它们
  本来就是一个呵,
  一个!
  极速的流动中,产生它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的景象,形态问题.
  宇宙自始至终只有一粒电子存在,但是这粒电子的飞行轨迹一个接一个,串成了连起来的线,看上去有这么多电子。
  宇宙,就好象是一粒小小原子内部的运动。
  有的电子轨迹,距离我们太远了,就成为飘渺的过去,虚的;
  有的电子轨迹,还没有走到,就成为遥望的未来,热的,正朝向那里飞奔。
  很显然,宇宙的电子正在飞越地球一带,才令这里这么美丽富饶,才令我们这么独一无二。
  每一颗星辰都是同一颗星球的不同侧面,不同时间段,不同历程;
  每一个人都是同一个人的不同侧面,不同时间段,不同历程;
  这,也就是“无我”的答案,
  放下小我,看见大我,
  我,亦是你的一部分,
  智慧共享,宇宙共享,时光无涯
  前生今世,曾是隋朝一株柳,垂丝岸边;曾是唐时一朵莲,碧波红焰;化为明代一缕轻风,穿过那宫墙云瓦,看遍了金钗粉黛;
  成为一名诗人,美酒明月,吟唱醉人的词句;当上一名掌柜,琳瑯铺子,熙熙攘攘,于清明上河图中印刻下小小身影;碧血黄沙间,长枪白马;暮春山阴下,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愿意么?愿意的,岂止72变,随时光变得优异,美貌,先锐。
  将这把幻梦的钥匙,交与你的手上,咒语名唤消遥。
  2千年过去了,转世之说已经落伍了,让我们用科技与DNA来证明这一点,未来的原子示踪器将告诉我们万物转换的霎间与去向,生命的轨迹无止无尽,请记得,天地是我们逍遥之所。
  寿命为128年的身体就是本我,是一个小孩子家:调皮,本能,吃喝,繁衍生息,通过他人的关注与认可,来获得自身的影像。
  永生的灵魂就是自我,是一名王者:高尚,灵犀一点,具备牺牲精神,可以忘我投入地为一件并没有任何得益而让他人喜悦的事。
  本我是势利的,看出去的世界高低不平;
  自我是平和的,众生平等,众相无异;
  本我,象一部手机,型号不同,本领也就不同;
  自我,象一张SIM卡,什么都会,只怕身体构造受限,以致发挥不出。
  超我,是本我与自我的结合,身体终于认识到灵魂的存在,向她倾斜,愿意放弃部分俗气的追求;而灵魂呢,又心疼身体的辛苦运作,照顾到他的权益,双方达成一致,携手漫游宇宙。
  在历史上,超我似乎有过很多次尝试,
  传说中的第一条捷径:灵魂运用超凡智慧,令身体永生,那就是彭祖与诺亚时代,每一个人都活800岁朝上。
  这次实验失败了,因为永生必须占用更多资源,身体为了活800年,必须屯积800年的粮食房屋与退休金,变得更为贪婪与惶恐。
  传说中的第二种方法:灵魂运用超凡智慧令身体升级,金属化,也就是炼金丹,服仙液时代。
  腾云驾雾,不吃不喝,什么都拈手而来,无需过程,自然而然就消除了欲念。
  这个超我也失败了,身体因为无需摄入,而根本不必逗留在草木繁茂的地球上,轻飘飘飞将起来;失去了感官的快乐,身体也就毫无存在的必要,那种虚无失落感,与皈依灵魂成为灵魂的结果,是宇宙物种的一项灭绝。
  一定存在着第三种方法,消遥天地。
  灵魂要作的,不是改变身体的能量配置,而只需轻轻一点,指出它未来的路径,就是告诉这个细胞,它的演变旅程在宇宙间同样是永恒,不湮没的。
  犹如溪流汇入大海,水份升腾化雨,落入芳草间,因为滋养一粒青苗而成为它的一部分;这,也是生的途径,生的美妙,生的感受;灵魂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与它在一起。
  禁锢,是不了解所带来的心慌;
  逍遥,是永恒的形容词。
  曾是
  隋朝一株柳,垂丝岸边;曾是唐时一朵莲,碧波红焰;化为明代一缕轻风,穿过那宫墙云瓦,看遍了金钗粉黛;
  成为一名诗人,美酒明月,吟唱醉人的词句;当上一名掌柜,琳瑯铺子,熙熙攘攘,于清明上河图中印刻下小小身影;碧血黄沙间,长枪白马;暮春山阴下,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愿意么?
  愿意呵,岂止72变,随时光变得优异,美貌,先锐。
  将这把幻梦的钥匙,交与你的手上,咒语名唤消遥。
  比离别与仇恨更可怕的,是无尽的寂寞。
  如心电图的一根直线,毫无起伏。
  宇宙的起源,是那一刹那的愿意。
  甜酸苦辣,
  因为吃掉了一个苦的团子,剩下的,必定是甜的那个 ;
  离别,一定重逢 ;
  被砍下的头,一定归来。
  像六月之雪那样的仇人,一定会生我爱我直到永远。
  一直记得失去,是因为忘记了得偿的笑容。
  一直记得永别,是因为遗忘了再次见面的约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