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李刚。”相信大家对这句话一点也不陌生。2010年10月16晚,在河北大学新区内发生的黑色轿车撞人事件,使“李刚”这个名字迅速“飙红”,“我爸是李刚”成为网友们嘲讽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同时,这句话再次使党员干部的“家风”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尊崇的信条,出自《礼记·大学》,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明确了在道德修养方面自身、家、国、天下的递进关系:“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家风”往往是家庭成员道德素养的反映。如果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恪守法律,严于律己,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那么这个家庭一般都是遵纪守礼的榜样;如果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自以为是,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乃至法律之上,那么这个家庭必是社会中的一个不和谐因素。家风尤其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是巨大的,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目前社会上对“官二代”这个词充满了怨愤,不仅是因为他们作为“官一代:的后代更容易获得权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做出的种种不良行为。具有这种贬义色彩的“官二代”的产生,反映了我国一些官员家风不正,从而影响了群众对整个党员干部的印象,影响了政风。作为领导干部,要严治家风,不仅立身处事要按照遵守党纪国法,而且要严格约束家庭成员,杜绝以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一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