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发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文章目录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成为人口的集聚点、经济的发展点、矛盾的交汇点、治理的着力点。如何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成为组织部门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要以网格建设为抓手,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方面,实现街区楼栋网格覆盖无死角。充分考虑居民认同、人员构成、区域面积、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街区楼栋网格,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区域,不交叉重叠,实现全覆盖。同时,采取一户一档、一个楼道单元一个档案盒的模式建立网格档案,动态掌握城市居民情况,便于开展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实现商圈市场网格覆盖无盲区。按照“属地性、整体性、适度性、统一性”的原则,在城市中心的商圈市场等特定区域建立商圈市场网格,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双网融合”,全面扫除城区商业区中的网格盲点和空白。围绕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一户一策,采取单独或联合的方式,推动商圈市场党组织和网格的双覆盖。
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培育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力量。一是选好网格长。统筹考虑常住居民、社会单位、区域规划等因素,将社区党建、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等职能整合到“一张网”,在网格上建立党支部,由社区党委委员兼任网格长,实现“多网合一、一网运行”。二是配好网格员。建立以社区工作者、社区干部、党员骨干、居民代表、小区楼道长、物业人员、志愿者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全科网格员队伍,实现“一网多员、一员多能”,对居民信息登记、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监测、惠民政策宣传、发动群防群治、开展平安创建、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事项“一网管尽、一管到底”。三是聘好楼栋长。选聘楼栋居民“红色管家”,使社区“红色网格”的触角再延伸。通过居民推荐、社区委任、个人自荐等方式,从党员业主委员代表中选聘楼栋长,负责掌握责任区域内楼栋户数,常住居民及流入流出人员信息等,协助网格员做好民事调解、楼栋巡查等工作,及时发现居民诉求、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等情况,把组织的末端触角延伸到每栋楼、每个单元。
要以细化职能为导向,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方法。一是整合权力职能。着眼于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优化服务,在街道社区统一设立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按照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要求,面向区域内所有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开展服务。严格执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确需下放社区的工作事项,须经上级党委政府严格审核把关,并做到人随事动、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二是组建服务团队。针对网格内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和基层治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把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下沉到网格中,同专兼职网格员和社区志愿者共同组建网格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在为民服务中当先锋、树形象。三是加强管理考核。推行网格员挂牌上岗、限时办结、快速处置等工作制度,建立社情民意发现、受理、派遣、结案、评估等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对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履职情况进行实行量化考评管理,落实奖惩措施和报酬增长机制,实现动态管理。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