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的威胁:从旧金山倒卖救济粮看争抢油饼引发的血案
文章目录
最近,两件秒杀世人神经的新闻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深度关联思考,一件是旧金山华人开着宝马车排队领救济粮倒卖事件,另一件是宁夏古北寺因祭奠已故法老而拼命抢油饼致14人被踩死的血案。这两件事虽然在地理上相差十万八千里,后果上也是天壤之别,但在情节和性质上却是殊途同归:都是中国人干的事儿,都是因为“免费”惹的祸,且都不顾一切,要么不要脸,要么不要命。结论:只要有利益可捞,既可不要脸,也可不要命。在今天很少有人饥寒交迫的“盛世”,这种极品人性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不妨从最近热炒热卖、且最具中国人性特色的包子说起。
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妈妈做的包子,虽形状难以说美,但个儿较大,馅儿又多又香,特别喜欢吃猪肉馅大包子,也许那时(80年代初)生活依然很紧张吧,吃包子也算打牙祭了。但随着后来读书进城、工作、成家,却越来越不想吃包子了,这与“时位之移人”毫无关系,而是因为包子“与时俱进”了。早在县城读高中时,经常从食堂买的包子,里面总是有刺喉的猪毛,一看就有瘟猪肉的嫌疑,那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维权,只有尽量少吃。到了省城读大学,学校食堂的包子总是不进胃,师傅们是将头天的剩菜当做包子馅的。工作到了上海,也会时不时买包子当早餐,但就是怕吃馅,有一种说不出的腥味,后来听人说包子铺是用最差的肉(猪头肉)做的馅子,再后来听说有纸板箱包子馅。尔后,再也不吃包子了。好好的包子文化就这样在我这里终结了,究竟是谁的错?小时候之所以喜欢吃妈妈的包子,因为那是实心实意的包子,妈妈也不从我们身上赚钱,而是为了我们身体好。现在再也不想吃包子,而是因为每每经过包子铺看见那又白又亮的东西就想到成语“包藏祸心”。这小小的包子经历三十多年的时间变迁,为什么就从从一开始的“实心实意”的小吃演变成“包藏祸心”的怪物了呢?包子是没有思想的,包子是人做的,包子之变非包子之过也,乃人心之变矣!
现在的中国人其实就是一个个人肉包子,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却包藏着一个个祸害人类的心。这就是全世界都害怕中国的原因,这也是“中国威胁论”的本源之根。
这个神奇国度的人肉包子,从来就不知道“人权”的意义,总认为只要有了钱就自然有了权,有了钱和权自己就幸福和安全。于是,拼命挣钱是当今中国和中国人一生下来的目标,也是唯一目标。于是,所有的行业(如教育、卫生、文化等)都演化成商业,于是,所有的人都逼迫成为商人,帮我说说还有例外的吗?这就不难想象包子铺的老板所做的包子了,还有其他商品有例外吗?当“钱权”掩盖“人权”之后,整个社会的信念和价值观就固化在人在内心。
移民的华人应该是不差钱吧,开宝马的华人更不差钱吧,那为什么还要排队去领救济粮倒卖呢?因为长期生活在双轨制和特权关系的社会里,已经习惯了对公平亵渎的商机捕捉,正是因为捕捉这样的非正义商机让他们发了,他们移民了。但出国一看,再也找不到像国内一样的“商机”了,于是,他们在外面很怀念中国,比一般中国人更爱国。好不容易逮着了倒卖救济粮的“商机”,怎肯放过?于是就出现了开宝马倒卖救济粮的特大新闻。如果要是在国内能有这样的倒卖机会,那是一种“能力”、“智慧”、“背景”的表征,不但不会成为新闻,而是作为人们争先恐后效法的发财路径。请问中国的富人,你们有几个胆敢摸着良心说你没倒卖,如倒卖特权、倒卖项目、倒卖国资、倒卖军需、倒卖劳动力、倒卖自然资源等。特权、双轨、倒卖是中国权贵的三部曲。
再回到救济粮事件,美国的各种教堂都会定期发放一些救济粮给穷人或给暂时出国或移民的人以渡过难关,这种善举是没有任何审核程序的,因为审查是有损穷人尊严的(国内很习惯),一切都是靠自觉。其实有许多刚移民过去的华人(无论穷富)都享受过教堂提供的食物帮助,我曾经去北美时,就有一早期移民的老人告诉我这件事,他说他曾经有半年去提这种救济食品吃,因为懒得煮饭。而这老人可不是穷人哟!可想而知,从中国过去的华人究竟有多少干过类似“倒卖”的臭事?几乎没有几个是我们小时候吃的实心实意的包子,都是一些鸡鸣狗盗包藏祸心的包子。
如果说教堂救济粮是整个社会尊重并保护人权的缩影,那么“墙上咖啡”的故事就是深入个体骨髓的一种人权意识。一些白领或富人去喝咖啡,习惯性地多买一两杯咖啡券,离开时让服务生贴在墙上,以方便没有经济能力的人也能从墙上要一杯咖啡喝,你根本不知道墙上的咖啡券是谁买的单,因此也就不存在被施舍的感恩。这在中国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第一,不存在多买一杯咖啡的意外,请人喝咖啡必须是有所图的,挂在我们嘴边的是“没有永远的什么,只有永远的利益”;第二,即便有意外的好心人多买了一杯咖啡,咖啡店老板定会当做是自己的意外收入,怎么可能给穷人免费喝呢?第三,即便咖啡店老板不当做自己意外收入,但他也不会随便给穷人喝的,他会请自己朋友或重要客户喝,别人出钱自己请客在中国绝对是一种“成功”!第四,如果前面三种坏情况都没发生,那更恐怖的情况出现了,大多数有钱人也不再买咖啡喝了,通通排队等墙上的咖啡。每天早上,在中国大中小城市各大超市的门口,清一色的老人排着长队,他们正等着超市开门,好汹涌而入抢购廉价鸡蛋或其他打折商品。请记住,这些老人可不是穷人哟!只不过他们不愿意放过任何“商机”而已,并还为自己贴上“勤俭持家”的标签!
在宁夏发生的“抢油饼血案”本质上如出一辙,如果不是免费发放油饼,会抢吗?会发生相互踩踏事故吗?呵呵,估计免费发放油饼的人应该进去了!油饼是这次事故的“临时工”。其实,真正应该进去的是不怀好意的包子心。假如有一部分人对免费油饼不那么看重,假如一部分有半点尊重人权尊重生命的良心,假如……,多少个假如也丝毫挡不住他们这些“虔诚的信徒”的包子心。只要油饼不要命,还有什么能展示他们事前祭奠已故法老的“虔诚”呢?小小的油饼血案是中国当前社会人肉包子心的又一大缩影。我见过许多私营企业老板,一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地赚大钱,一边又在家中拜观音立菩萨装心善;一边包二奶小三炫光辉,一边又去普陀山坐坛听经装慈悲;一边拖欠民工工资偷税漏税,一边又大把大把 把自己装成红十字会。
从宁夏的古北寺穿越到美国的旧金山,不同时空的两件事,都是中国人做的包子。一群是开宝马的移民华人,一群是祭拜法老的虔诚信徒。但两群人都是中国人,都是人肉包子心!皮面越来越白亮光鲜,内容越来越龌蹉不堪。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