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们很贫穷,这是他们自己大多数都认知道的事实,可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然而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小资们都很穷,尽管他们的一个月收入或者抵得上一个内地城市普通家庭半年的开支,然而他们仍然是很穷。
    
  耽于口腹之欲,几乎成了小资们的原罪。比如黑蘑鸭肝酱很不错,入口即化,香味几乎要漫到每一个细胞里,不愧是高品味的法国料理。当然它的价格也同样很高品味。只是因为小资们爱它,所以面对着后面几个零的粉红色帐单时,他们仍然能微笑着递出自己的信用卡。
    
  还有衣服,尽管不是最好的名牌,可也都是有根有底的制品。再说小资们也看不起那些明晃晃的香奈儿与范伦铁诺,嫌太招摇。古思三宅一生又新潮得可怕,国内没有超人的勇气一定穿不出来。只好费尽心思去找一点没有名气却有味道的牌子,永恒的黑白灰三色,式样无非是职业装与衬衫套头衣,然而质地精良。小资们自有他们的一套审美观点:克什米尔的羊毛衫固然不错,可焉耆出的小羊羔皮拼成的大衣,同样的舒适。
    
  晚上找个吧喝两口,如果遇上三五个朋友,七八百大洋也就出去了。如果这样不健康,那么就来点运动吧。可是先得买付趁手的碳素网球拍,威尔逊的怎么说也不下一千吧;再租租场地,几百块钱一个钟头。工资就流水般花出去了。
    
  可是不这样又能如何呢,《最近比较烦》简直就是唱给小资听的,烦啊烦啊,工作太累,一天做足十二个钟头,公休日还得加班加点,叫小资们如何能不去挑选一个可以自我放松的方式?即便是付出高昂的代价,也算是值得了。难道要叫他们与洋鬼子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后,还要找个大排档,叫三两卤面一杯二锅头作大功告成状不成?
    
  很多小资做了五六年,还是照样住五六百一月的租屋,每天挤公车或打的上下班。手机或者是最新的款式,鞋子或者是巴利,衬衫或者是郎凡,可是要叫他们拿出一两万的闲钱,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哪能谈到买房买车?
    
  长辈们语重心长的讲,不能这样过下去了,你们总是要成家立业的啊,都老大不小了,还没一个定数。小资们笑笑,还有几年啊,再等等吧,我们不急。
    
  当真不急么?午夜梦回之时,谁敢说自己没有仿徨过?可是,又能如何呢?只得这样一天天的捱下去,终于有一天会结婚生子,为人父母,或许这辈子就这样了。
    
  就这样透支着以后或者不能拥有的自由生活,就这样过下去吧。直到不穷的那一天,或者成为大资,但绝对不会再是小资。因为我们的戏演完了。
  
  BOBO:即“布”,布尔乔亚(Bourgeois)加“波”,波西米亚(Bohemia)。这一新生词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戴维183 ;布鲁克斯在其大作《天堂里的BObO族——新社会精英的崛起》中首次提出,是既赞成资本主义的布尔乔亚,又崇尚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
  
  波希米亚是欧洲的一个旧地名。有人说,波希米亚是吉普赛人的故乡;也有人说,第一批进入法国的吉普赛人是取道波希米亚而来的。总之,在欧洲,波希米亚人最初就是指的吉普赛人。吉普赛人习惯狂放不羁的流浪生活,欧洲人就又把浪漫的艺术家称为波希米亚人。那首著名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就出自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名《波希米亚人》。这是欧洲人以波希米亚人来指代艺术家的一个佐证。
  
  时装的波希米亚风格,是强调个性、重雕琢修饰、不受主流服饰约束的。
  
  比如,即使在最原始的森林腹地里呆着,BObO族仍能生活得舒适、讲究品位;用来流浪的豪华四轮驱动旅行车里装着应有尽有的一切:时髦的衣饰、精致的咖啡研磨机、各种旅行的工具、名牌帐篷、电子眼……他们具有典型的双重个性:一方面是社会精英,享受富裕成功,另一方面又渴望心灵自由,追求不羁与流浪;一方面深入蚊虫肆虐的热带密林做艰难的旅行,一方面又享受卫星定位系统、名牌帐篷、Expresso咖啡等现代文明的产物。
  
  作为小资,你可以按照目标,谨小慎微地追求。而作为BOBO,它张扬的是不失个性的解放,你追求了,你就不是BOBO。
  
  
  总结:给老板打工挣着高薪,然后追求一些高格调的生活,这是小资;
  
  爱打工就打,不爱打工就不打,照样有钱过好日子,爱到哪玩到哪玩这是BOBO。
  
  
  见过最NB的小资(她自称的)名字偏叫BOBO,在人民广场地铁附近租了间朝北的房子,20个平方,肮脏阴暗潮湿,比狗窝强点。月租1500。
  这位小资月薪1300元RMB,扣掉这个那个费用,拿到手1000出头。
  就这种收入,她也敢今天到阳澄湖吃大闸蟹,明天到普陀山烧香,心情不好新天地坐坐,心情好了衡山路茂名南路串吧。
  凭什么呢?
  人家很得意,咱有凯子买单啊!
  其实简单点吧,小资你个头啊。直接叫小姐就完了。反正都是张开大腿收钱的主,不过一个多一个少而已。本质上的区别,眼拙,没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