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理论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文章目录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谋发展,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强调“不断提高理论宣传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升原创能力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着力点。要立足当代中国实际,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丰富中国理论,在守正出新、博采众长中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在讲道理、厚学术、强宣传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理论的解释力、提升理论的穿透力、增强理论的传播力。
讲道理:增强理论的解释力。理论要变成物质的力量,就必须武装群众。扩大理论影响力不仅要多讲道理,善讲道理,而且要做到把道理讲彻底。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证明这种正确性需要我们研究内在机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抽丝剥茧的论证,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提炼出基本概念、范畴,并在此基础上讲好其中的道理。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回答好“为什么”的问题,才能让人们对“是什么”的问题更清醒。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是要求理论工作者讲道理。只有把道理讲清楚了,才能使人们真正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理解这是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科学的理论,从而真正做到“有理走遍天下”。
厚学术:提升理论的穿透力,学术是支撑理论的,理论厚度往往通过学术水平体现。提升理论影响力,就要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产出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学术成果,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厚学术的重要遵循。今天我们增强话语权,提高学术影响力,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强宣传:增强理论的传播力。
理论要掌握群众,宣传是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要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宣传思想战线积极作为、开拓进取,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推动理论落地生根,促进话语体系构建,扩大影响力,需要遵循理论宣传规律,推动理论宣传向纵深拓展。要立足于受众的新特点、新需求,加强传播手段创新,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着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要培养大批能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才,以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推动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定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