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是一个难题,历史上有许多人都想知道这个难题的解答,但似乎从未有人做到过,原因很简单:他们过于感性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那些学者的言论:
  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一切动物中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物。”
  塞涅卡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爱默生说,“人是丧失了地位的神。”
  ……
  如果仔细分析他们的话,你会觉得他们谁都没有错,但谁都没有答到要点。因为人是一个集能力、理性、思想和神性于一身的综合体,你怎能以偏概全呢?所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既然走不通,那我们就要转弯。
  其实任何事物的背后都有规律,不只是宇宙星辰、数学物理,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每件事、每一个想法和念头,如果你足够敏锐,就一定能将它们描述出来。今天,敏锐的作者就要将隐藏在人背后的规律揭示出来。
  首先,作者在这里引入容器的概念。
  人是一个容器,关于这一点,作者将从三方面证明:
  一,人的身体是容器。
  身体怎么会是容器呢?这个观点也许有些新颖,但作者把证据亮出来后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在这里作者要将身体拆分为许多器官,因为身体是由器官构成的,把握了器官的本质就等同于把握了身体的本质。
  (一)嘴。
  嘴是人类用以进食的器官,它虽然拥有许多其它的功能(比如“说话”和“亲吻”),但它的根本作用是“吃”,这一点从唾液、舌头和牙齿的作用就能看出来。“吃”是食物吸收、容纳到身体里的过程,因此嘴的本质就是容器,因为只有容器才拥有容纳的功能。
  (二)耳。
  耳的作用不必多言:它是用辨别声音的。在耳成功地辨别声音以前,它需要对声波(或振动)进行收集、感受、传导和转化,而这一切都是在耳内进行,也就是说,耳朵的根本作用在于将声波容纳到身体里,因此耳的本质就是容器。
  (三)鼻。
  鼻的作用十分明显:它是用来呼吸空气的。鼻子上有纤毛和黏膜,它们能够对空气进行温暖、湿润和净化,甚至感受化学刺激,这一切都是为了配合鼻对空气的容纳。所以鼻的本质也是容器。
  (四)眼。
  眼的作用十分明显:它是用来接受光线的。眼睛能对光线进行收集、透射、调节、传导和转化,这些功能都在眼的内部发生,并且都是为了配合眼对光的容纳,所以眼的本质也是容器。
  (五)手。
  手这个器官就有些奇妙了——它怎么会是容器呢?的确,在正常状态下人们很难发现手的本质,但在抓取物品时就不一样了。手有几个基本的功能:“抓”、“拿”和“握”。它们的本质其实是“包”。因为手在抓取物品的时候,它的五根手指需要弯曲、合拢并配合手掌将物品“包”住;“包”就是容纳,所以手的本质也是容器。
  (六)脚。
  脚的本质有些难以理解,毕竟脚趾实在太短,短到让人难以相信它竟是容器!但透过手的例子我们就能知道:脚的本质也是容器。脚有一个基本的功能——维持平衡,当脚在维持平衡时,它的五根脚趾同样需要弯曲、合拢并配合脚掌将地面抓住,只不过由于当代人喜欢穿鞋而忽视了这一功能罢了。脚的抓取实际上就是“包”,因此脚的本质也是容器。
  除了上面的例子,人体的“心”、“肝”、“脾”、“肺”、“肾”、“胰”、“喉”、“胃”、“胆”和“肠”等器官的本质也都是容器,因而人体的本质就是容器。
  二,人的精神是容器。
  人的精神是容器吗?相信诸位一定有过这样的念头,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用言语将其表达出来。精神的容器本质其实很好证明,因为人们已经在日常用语中将它揭示了出来:
  (一)“我很空虚。”
  什么叫“我很空虚”?“我很空虚”的意思就是“我缺乏精神食粮”。精神作为容器显然需要食物,比如“知识”、“娱乐”和“思想”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在下班后继续“充电”,而有的人选择刷剧和玩游戏,因为他们的精神无法处于置空状态,精神也需要得“饱足”。
  (二)“忙碌是消除忧愁的原则。”
  这是一句名言,来自于成功学。“忙碌”的确是消除忧愁的原则,因为它会使人的精神被各样事物所充满,精神被充满之后会带来饱足感,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充实”,结果就是快乐。所以我们可以说忙碌使人快乐,也可以认为你所忙碌的事占据了精神的空间,因而远离了那些令你感到忧愁的事。
  (三)“使忙碌成为一种习惯。”
  这个不必讲太多,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如同身体需要“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精神也需要靠忙碌支撑健康。通常忙碌的人很少对他人品头论足,因为忙碌会让人精神健康,充满正能量。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大都如此。
  ……
  三,人的心是容器。
  心和精神至今都难以区分,也难以合并,所以作者在这里仍将它们分门别类。人的心也是容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一)“我心里有人。”
  “心里有人”的意思是“心里装着人”,因为别人并不属于你,倘若你的心不装着他,你如何说“有”呢?心能装下别人是因为它的本质是容器。
  (二)“做人要有包容心。”
  这个比较直接,心能包容是因为它的本质是容器。
  (三)“患上心结”。
  “心结”是心被堵塞的症状,仿佛打了结一般;实际上,心是一个容器,它能盛装的东西是有限的,倘若你让一样人事物一直压在上面,其它的人事物就不能进去,你的心也会随之变形。心变形的结果就是死亡,好比池子里不能流动的水,至终要变成死水一般,患有“心结”的人别人都不愿靠近。
  (四)“要活得开心。”
  “开心”是快乐的近义词,意即“开心”会带来快乐。何为“开心”?“开心”就是“心打开”,心打开之后会带来快乐,是因为心的本质是容器,容器的作用叫容纳(或接纳);心打开之后就发挥了它正确的功用。我们常说痛苦是由于站错了位置,或者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那快乐无疑就是尽了本分了。所以心的本质毫无疑问是容器。
  (五)“此人心胸狭隘。”
  “心胸狭隘”和“心胸宽广”一样,都用于形容“心”的敞开程度。心的敞开程度越大,人就显得越宽广;相反,心的敞开程度越小,人就越狭隘。而敞开是针对封闭空间说的,能创造封闭空间的就是容器,所以心也是一个容器。
  ……
  综上所述,人类在物质的身体、精神和心灵上都是容器,因而人的本质就是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