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形势任务发展迅速,人们经常会面临许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总会碰到一些“难题”,在老方法不管用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创新的方式进行破解,有时比较对路有效,有时却费时费力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其实多秉持一些“拿来主义”,采用“借鉴”的方式来“创新”,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

  一是准确预判形势,把握好时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的规律和轮回总是惊人的巧合。解决现实社会中的新问题要善于借鉴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其实质就是“老瓶”装“新酒”,但形势和任务已经完全不同了,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准确预判形势,把握好借鉴的时机。古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综合起来看,其实就是所谓的“时机成熟了”,看似简单,但要真正把握好却并不容易,不仅要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而且要善于辩证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差别,对宏观形势和面临的任务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够保证决策正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但一定要选择好时机,风平浪静、晴空万里会效果很好,乌云密布、狂风怒吼,则会摔得很惨,可能连命都要搭上。

  二是全面分析比较,找准切入点。从某些特定角度来看,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是要对症下药,选准可以攻“玉”的“石”,这就需要对“玉”和“石”都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找准其切入点,选出可攻“玉”的“石头”。现实生活中,在做一项重要工作之前,要注意对新旧事物的共性、个性问题进行全面科学比较,牵住主要矛盾的牛鼻子,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力破解问题“瓶颈”,以点带面,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全面引领工作走向成功。如果不对新旧事物进行充分研判,就盲目生搬硬套,就会变成复古,导致历史倒退,借鉴失败,成为东施效颦式笑谈。

  三是强化执行力,切实抓好落实。成功的借鉴能否成为最巧妙的创新,关键看成效。而这一切的根本是看是否将科学正确的方法真正落到了实处,所以过硬的执行力是借鉴成功的有力保证。但在执行“借鉴”的过程中,强化执行力不是要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因为形势、时机、方法三个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并不断演变的,所以在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随时把握三个要素之间的条件变化,相机对跟进措施进行调整,才能“借”出“新”意,“借”出“成效”,达到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