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建设,人才工作是重中之重,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等环节,优化人才队伍资源配置,加快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要把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摆上重要位置。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基层队伍素质
  全面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利用固定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职业道德、勤政廉政等内容,进一步树立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执政为民的理念。
  全面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在岗培训应该月月搞,岗位练兵应该天天练,对好的经验要广泛交流,及时推广,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开展换岗轮岗交流,使一专多能的人才、复合型的人才能早日形成。
  鼓励在职自学,倡导学研之风。不妨设立一定的奖励基金,对在职自学成绩优秀者予以重奖。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倡导学风和大兴调研之风,并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干部学历档次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健全各项制度,保证基层人才长效培养
  建立选拔任用人才机制。一是推行竞争上岗制。推行乡镇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使中层干部职务逐步从委任制向竞岗聘任制过渡。二是逐步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有关制度。三是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本着“因人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推行乡镇中层干部锻炼性交流及村“两委”轮岗性交流制度。以培养复合型干部为目标,逐步推行村与村之间的横向干部交流。通过交流锻炼,不断查缺补漏,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建立发掘人才潜能的考核机制。如建立动态的考核、考察机制,实行末位培训制、试岗制、待岗制,健全和完善简便、科学、操作性强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以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奋勇争上游”的氛围。
  建立激励干部不断学习、创新的竞争机制。一是推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可借鉴教师队伍管理中的等级资格认定证书制度,用制度规范履行各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群众的水平。二是推行有奖有罚制度。鼓励广大基层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