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应有的一些优良品德
文章目录
明白了仁德和善的重要性和好处,那我们要如何修德,要建立怎样的优良品德呢?
这是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探索的问题,比如儒家提倡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佛家提倡是慈悲、布施,基督提倡悔过、博爱。综合各种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结合时代的发展,下述一些品德应该值得大家参考:
积极上进,勤奋努力:
上只有积极上进才能有发展,完全无欲无求只会庸庸碌碌,中国历来的传统也是追求越来越好,一代表比一代更好,提倡入世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不甘于平庸,不认命,出人头地,这是很好的,对自己对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而每个人的成功又都是离不开勤奋的,每个国家能够富裕主要也是依靠人民的勤劳,唯有不断努力、勤耕不辍才能不断创造效益获得更多收益。
运气虽然存在,但都只是偶尔出现,成功的人不是靠一两次运气而成功的,而是靠不断努力不断获得、积累很多大大小小的成功最终走向成功的。
懒惰、劳动付出少自然收成少,即使偶尔碰到意外之财,也很快会坐吃山空。
“天道酬勤”、“天助自助者”、“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这些也说明了上天最眷顾努力的人,越努力的人机会越多因为他们不断在寻找机会不断在观察和思考更容易发现和抓住机会,懒惰的人即使机会到了身边也都不能察觉或察觉了也因为没成功经验而没信心去抓住。
所以每个人无论处在什么处境,一定不要悲观厌世、自暴自弃,而要坚持乐观、努力,一定不要对自己当前的不佳感到自卑而要看到起点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只要不断进步、发展就能超越他人。并且要时刻保持勤奋努力,包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精力做事,以及提高效率在同样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勤”加“快”,也就是“勤快”。
立善愿,志存高远:
如前所述,“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上天更喜欢把好的机会留给事善德、有善愿的人,因为其知道事善德、有善愿的人得到好的机会获得更多财富和能量,会去做更多有益于天下、苍生的事,而对于得到财富只是会用于自己享受甚至用来残害他人的,上天肯定不会给好的发展机会给他们。甚至有的人善愿很大,善德彰显,还能感天动地,获得很大的力量和机会。
一个人、一个单位只有初心、出发点是好的,才会得到世人、天地、神明的认可和保佑、加持,才能无往不利,挫折少且即使有也影响不大,并也最终才会有好的结果。
做什么事出发点是好的,成功率就会高很多,可以说努力很重要,方法更重要,方向又更重要,而出发点又是最重要的,也因此有情怀的人更容易成功且能够恒久成功。大家可观察比较,就会发现发展得好的人和企业,都是有很好的愿望、宗旨,希望造福人类的,比如马云给阿里巴巴定的发展追求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小米的企业宗旨是“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好的出发点就会带来好的发展方向,并获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所以我们的人生愿望,我们创业的初衷,一定必须是良善的、崇高的、有社会责任感、造福大众的,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并且善愿越大、志向越高远就更有可能实现越大的成就,我们的做事准则一定必须是顾及各方、顾及众生的,才有可能获得各方面的顺利。而不能有坏的危害他人和社会集体的目的,也不能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采用不良的手段,否则必败无疑。
我们也要把是否造福社会、众生来作为评判成功的主要标准,比如从事房产行业,虽然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但房价却越来越高高得变成广大民众的巨大负担,这样是失败的,还有从事医疗行业,但“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越来越贵越来越难,那整个行业也应该自责。
很多人还是比较缺乏大的善愿的,比如大家都希望赚钱,但大部分人赚钱的目的只是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只是希望能够更好享受生活,更早实现财务自由更早退休,而很少人赚钱是为了实现更高的人生社会价值和帮助更多人、造福人类与社会的。
敬畏天地万物,顺天道而为:
每一个人对天地、神明和众生、万物,都要保持敬畏之心,尊重天地、神明,明白“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物、每一个物品,不无故甚至随意伤害他人和生物。
每一个人也要明白和遵守自然规则、社会规律,不作出违背自然、科学的决策、行为,对世界的发展潮流也应该顺应而不是逆行,对舆论舆情多听取借鉴,对各种事情尽力而为但也不强求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守本分,不占有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每一个人应该有本分之心,在利益获取上只拿属于自己劳动、贡献而应得的利益,而不占有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不占他人和集体的便宜。
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因为在利益面前很多人往往守不住底线,特别是对于虽然非分但容易获得的利益,往往觉得白得白不得、白拿白不拿,甚至有的人总是会想尽办法巧取强夺以获得更多利益。也因此,在缺乏道德观念的地区,只要监督机制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贪污、吃回扣、索贿受贿、冒领等损害集体和社会公平的行为,无论在政府部门、公家单位还是私人公司乃至家庭中,上上下下各色人物都如此,有官职权位的贪污、以公肥私就不用说了,就连普通老百姓也都很多会想办法利用各种政策多报销、多冒领(如利用医保政策到医院尽量多开、多领用药品哪怕其实不需要甚至只是为了拿出来卖给专门回收的人),甚至还有人把水龙头开很小让水慢慢滴以便得到水而水表不会转可逃避一点水费,还有很多人把偷税漏税甚至骗取退税不当回事觉得不是偷不是抢也没有伤害到他人,以及一些人捡到别人的东西就据为己有拒绝归还,甚至通过偷窃、骗取、赖账、强夺、抢劫等获得他人的财物。
其实这些有意、无意获得非分利益并占为己有的人,并不明白非分的利益拿了是有害的,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因为不是自己的财富,拿了就会收到法律制裁、道德谴责、众人仇恨、上天谴责,老天也是很公道的,占了集体和别人的便宜是会被还回去的,大家可以观察那些贪污、吃回扣、骗政策的人和为奸作盗、巧取豪夺的人,即使没被法律制裁了,也往往都会自身和家人碰到诸多不顺利、疾病等,甚至家中出现败家子,而把之前非分所得都耗尽。
中国传统还有“福”的概念,也就是福气、福分,包括事业、财富、健康、相貌、家庭、子嗣等,并强调福是修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的努力和积德没增加的情况下总的福分是固定的,如果贪心多占了某方面的福分,必然会其他方面受损。
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去占有损害集体、他人的利益,通过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巧取豪夺、偷抢拐骗等得来的财富都是不义之财,是有毒的,占有和使用了会招来祸害。甚至包括使用亲友、他人给来的不义之财也不能要,要了也会和其一起承担获得不义之财应该受到的天谴惩罚,碰到有人哪怕是亲友给来钱财,大家要看是不是不义之财,来源是否正当,如果不是正当的财富千万不要接受,确实非不得已必须接收的,则不要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而可拿去做公益化解掉,而确实也是生存所需需使用的,则留一点生存用就好然后同时多做善事避免被报应。
还有中国传统说的“无功不受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自己没有对应的功劳一定不要接受对应的俸禄,因为得了会引起他人不满甚至仇视而遭殃。比如明朝的皇室宗族俸禄制度规定只要是皇室后裔就可领俸禄,结果到明朝后期由于皇室后裔确实太多变成了人民很大的负担,农民起义军就把皇室后裔作为攻击目标屠杀殆尽,其实如果这些皇室后裔自觉拒绝俸禄、自力更生,反而更能获得生存的机会的。而“德不配位”、“德不配财”,如果自己的德行不配担当某个官职、拥有对应财富,一定要辞就,不然也会早晚栽跟头甚至身家性命不保,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总是要德位相配,包括以德浅而辞就官职乃至帝位的也是很多的。
还有一点,就是收到捐赠的善款是不能据为己有的,目前一些慈善机构的一些人员就往往犯了这个大忌,以及一些人如果接受捐赠但获得的捐赠用不完也不能占做他用而应该转捐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还有我们不能太看重财富的拥有,而要多分享给更多的人,对于上天的眷顾,赐给我们的恩泽,我们要做好延泽让更多人分享天泽,包括把致富的机会、方法分享给更多人,以及富余的时候要多接济困难的人,这样才能被“天”和世道认可而获得更多的天赐恩泽和发展机会,而不能只纳不予做守财奴,只得恩泽财富而不延泽于贫苦的人就会被觉得是“为富不仁”。
另外从事玄学获利的人比如算命、择日、看风水的,获得的报酬也最好只留部分生活所需,多出的都捐给公益、庙宇则会更好,因为这类收入也有依靠了上天、神明的力量,甚至有时是依靠泄露天机换来的。
获利要依靠自己能力和贡献,要做到心安理得、符合规则、不损害集体和他人,也就是常言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不拿不属于自己的利益的理念其实在上古就已有了,“路不拾遗、门不闭户”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不是自己的利益不能拿,而当今这种理念却已基本很少了。
坚守善良底线,不做伤害他人之事:
每个人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净化自身心灵摒弃各种杂念歪念,做到心正德纯、品性纯良,如儒家提倡的“赤子之心”,做到不会心术不正做伤害他人、违背良心的事,坚持原则和底线杜绝做出违背原则、超越底线、伤天害理的事情,如古训“害人之心不可有”、“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做了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终究会被惩罚、批判,而且即使在被惩罚之前也会终日惶惶遭受巨大的心理折磨(很多潜逃的犯罪分子被抓后都反馈潜逃期间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还有被惩罚之后也会被很多人排斥而很难再融入社会获得发展了。即使没被发现、没被惩罚,也是会收到道德、上天的谴责而遭受折福、折寿和灾难的报应的。
只有做人做事对得起天地良心,问心无愧,才可心安理得、无怨无悔每天心情舒畅,也可坦坦荡荡面对一切屹立于社会,更好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生活获得正常发展,更因心无邪、德无瑕不需惧怕鬼神问责(如常言所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虽然大部分人是善良的,但这一点其实还有不少人并没做到,包括很多人为了让食品更好看更好吃更好保鲜更好存放而无底线的添加对消费者有害的添加剂,日常来往、交易爱占小便宜的人也很多而厚道待人的鲜少,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也比比皆是,而职场上、商场上、官场上不择手段互相倾轧、落井下石也是很多的,还有部分人总想着不用辛苦努力而收获,通过诈骗、偷窃、抢劫等获利,更有个别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对欺压、逼迫、折磨甚至杀害他人毫不手软。
另外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一种恶就是间接的恶,比如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就是间接的恶,自己没有恶没有直接实施侵害他人的行为,但却帮助他人做了侵害他人的事情,这种也是不能做的。大的比如给 独裁政权经济援助和出装备甚至人力帮他们镇压反抗使得他们的暴政统治得以维持延续,卖军火给海盗和恐怖分子让他们更加危害世界,帮独裁专制国家发展核弹让他们威胁人类安全,小的销售各种诈骗、赌博工具,为各种犯罪分子提供物资和场所等。
大家一定要明白,其实赚多少钱、获得多少发展要靠自身努力且不能看得太重,关键要能受得住善良底线免遭制裁、恶报,且也才过得心安理得。
坚持真理、真相:
真理和真相,对人类社会是最为珍贵的,但其一开始往往不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不是掌握在强势一方的手里,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一旦发现了真理、真相就要坚持改变他人对真理、真相的误解、掩盖,让众人不被蒙蔽,让社会得以更好发展。
特别是如果真理没有得到坚持会阻挠社会的发展甚至带来灾难,那就更一定要冒死坚持、力谏,面对威武刑罚也不屈不挠,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被深受迫害甚至烧死也至死坚持真理。
近日(2020年初)武汉爆发新型肺炎并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在传染病始发之初,有8个医生发现并对外发布消息提醒政府和民众,这是值得肯定,不过也可惜他们被政府当做造谣者并进行拘留训诫之后就屈从了而没继续坚持,要是能继续坚持,继续通过各种方法提醒政府、民众,应该能更好阻止疫情扩散,则更加功德无量了。
虚心谦恭,不妄自菲薄:
虚心谦恭不是自卑,而是尊重他人,和对自己无止境追求进步、永不自满,使自己处于虚怀若谷的境界。
虚心谦逊让自己处于低位,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接受,在处世上有利而无害,也能让自己不会骄傲自满而不断进步。
不要有轻视事物、轻视他人的思想,不能有妄言妄语,如佛教也把戒妄作为一大戒。
即使自己正确、胜利、有收获,也不要自以为是、妄自菲薄、得意忘形,即使他们错误、水平差、失败、落难,也不要看人低更不要取笑奚落他人。
节欲惜福,不过分追求财富和物质生活: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很难得到完全满足的,所以一定要多加节制,特别是对财富和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应该多加节制。
财富适当足够使用就可以,多了也没用,因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也不要强求,多努力并顺其自然而得到即可。
而物质生活上,只要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温饱和安全也就可以了。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提倡大家节欲、节俭,包括道家的提倡清心寡欲,儒家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一陋室就满足生活的赞赏,还有墨家的提倡非乐节用,佛家的提倡惜福。其中惜福的概念很有意思,就是说每个人从命理上来说先天的福分是固定的,惜福而慢慢享用才能更绵长,比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他哥哥儿子和家里奴仆的儿子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个院子内生,本来应该是同样的命理,但哥哥儿子夭折而奴仆的儿子长大,由此推断就是因为他哥哥的儿子好吃好喝导致福分过早就享用完了因此更早去世,奴仆儿子生活简朴福分慢慢消耗因此命更长,这也不是没道理。
当代西方也提倡低碳生活,节约用度、减少消耗。
太多的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会有很多的坏处,比如:
A)占用、消耗过多资源和时间,变成负累甚至玩物丧志,影响了正常事业发展;
B)暴食暴饮、过渡刺激,反而有害身心健康;
C)刺激欲望膨胀,而欲望太强而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取巧、投机、占他人和集体便宜甚至走歪门邪道的邪念、恶念最终走入歧途;
D)太多的物质消耗还会影响社会后续发展,甚至破坏生态环境。
寡欲无求,易于满足,反而能清心、无忧,知足常乐,因此我们要提倡过朴素的生活,
A)节食而避免暴食暴饮,最好按传统养生之道提倡的吃八分饱,甚至适当饥饿乃至练习辟谷更有利于排除疾病;
B)不吃山珍野味、少吃肉,多吃蔬果素食等更加营养健康、更低生产成本、更少破坏环境生态的食品;
C)不购买奢侈品,不住太大的房子,不开名车;
D)珍惜每一份资源,做饭菜尽量控制适量而不出现剩饭剩菜(中国城市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达到6000万吨,不但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增加处理成本,可谓触目惊心),各种物品也尽量利用做到物尽其用,不随便丢弃换新,废品也尽量利用做其他用途变废为宝;
E)节约节俭,精打细算,不要小看节省的点滴,积少成多就能更好积累和守住财富、资源,如常言“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F)建立良好的财富观,不过度追求财富,且尽量把多出的财富捐赠用于公益(类似比尔盖茨等的行为),这样不但可淡泊明志,且还可避免拥有的财富超出自己德行、福分能承受的范围而出现“德不配财”。
顾己及人、顾私及公,并尽量利他: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天生都会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我们必须做到顾及自己利益的同时也顾及好他人、集体的利益,做到利己又利人,杜绝损人利己、损公肥私。
这也就是共赢的精神,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企业利润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让我们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也获得共赢,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认可和支持,做得更大、更久远,也就是成人才能达己。很多企业注重生态链的建设实现生态共赢、共同发展,也是基于此。
我们日常的一切言行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考虑他人、集体,为他人着想,不把别人不需要、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他,不损坏他人正当利益。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我们和多个人一起吃饭,就要看每个菜的份量结合吃饭人数,顾及让每个人都有得吃,而不能自己喜欢吃的就吃很多而别人分不到,这一点是很多人能明白和做到的,其他的各方面的言行,也当如此。以及每个人都会多顾及自己的家人,而如果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就更好。
文明的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会顾己及人,让每个人都能得到生存并最终形成共荣,大家也都享受到共荣带来的更好的生活,而动物基本只为自己最多也加上为子女(如“虎毒不食子”所言),还有有群居的动物会互相照顾群里成员,大部分都是你死我活、弱肉强食的规则,不会考虑其他种类甚至同类的需求乃至生命,所以动物世界一直处于原始落后的状态。游牧民族曾经也是你死我活、一山不容二虎的社会生态,结果永远壮大不起来,即使有时兴旺一时也很快衰败。
顾己及人是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准则,只有求同存异、和哀共济的共和才能产生共赢,简单残暴的恶性竞争最后是双输。
自私自利不顾及别人,为了自己利益致他人生死于不顾是非常不好的,可以说,一切的恶、一切的社会问题的症结,都是源于部分人把自己的利益、感受凌驾于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之上,偷骗抢都是为了自己获得钱财而损害别人的钱财,骂人打人是为了自己出气而不顾伤害了他人,拐骗买卖儿童是拐卖者为了获得利益收买者为了自己有孩子而不顾这样做会让被拐儿童的家庭痛苦万分,把小孩打残用来做乞丐的发指行为更只是为了自己创收而致他人生命、人生于不顾,在食品添加过量的、禁止的添加剂也是为了产品更好卖这一点利益而不顾顾客会吃了伤害身体,贪污腐败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集体利益的损失,偷税骗补贴也是为了自己利益损公肥私……
政治人物身居高位掌握众多资源和生杀大权,他们的顾己及人尤为重要,杰出的政治英豪,总是把人民放在第一,施行德政,在危难的时刻也总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但历史上部分政治人物却没有顾己及人而更是造成了很多灾难,包括为了自己统治方便愚民、弱民、辱民、贱民和穷民而导致社会退步,为了统治更多疆域或抢夺财富等一己之私且不做协调、让步,不顾民众生死,而发动战争造成生灵涂炭、破坏极大。在当今,一人一票等不合理的的民主制度往往会裹挟扭曲民意变成“民粹主义”并碾灭真知真理,政治人物如果不坚持原则和民众、国家利益至上,只是为了获得选票,就会为了不得罪人、讨好选民而做出不合理、有害民众和国家利益的决策,甚至把国家带入政治、经济危机的泥潭……
中国社会历来的普遍问题,就是太多人私心太大并觉得理所当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成了广为传播和认可的俗语),且把私利凌驾于公众福祉之上,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没有道德底线不择手段,所以才会有种种背离正常的现象,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包括目前的看病难看病贵,老百姓看不起病,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医疗设备、物资、药品采购被抬高了,甚至一些没必要或者本来可低价却价格很高的项目总被诱导甚至强加给患者使得患者负担增加(很多高值耗材、自费项目就是),中间一些人员为了自己利益让本来就已很困难的广大病患承担更高的诊疗成本;房价的高昂(特别是香港房价的奇高),也是部分部门的人和开发商不顾广大民众的生存压力,联合抬高了地价、楼价;猖獗的传销活动,也是部分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惜采用洗脑欺骗甚至拘禁强迫让他人协助其欺骗更多人;一些行业的从业者故意推动管理部门以为了用户安全等名义抬高行业门槛排斥竞争者形成垄断再抬高价格,还有一些地产商想办法推高房价让自己获利更多,也都是只顾私利而增加客户的成本、坑害客户的行为,其心可诛。
中国人出国旅游,不注意公共卫生、霸着景点好的位置拍照等不好的习惯也是只顾自己不顾及其他人、其他游客的表现,常常被人诟病。
中国历来改朝换代的循环,也总是一部分人无止境的攫取财富,另外一部分人没法生存而进行暴力运动,夺权后又再其中一部分人无止境攫取财富……所以中国当前政治、经济改革当务之急是劝告利益既得团体顾及民生放弃部分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要阻挠改革进展,免得发展到最后玉石俱焚(罗宁就写有多篇这方面文章,大家可查阅参考)。
顾及他人、集体乃至环境、其他生物,这也是公德心,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顾己及人、顾私及公,并尽量利他,那各种社会问题、纠纷就不复存在,整个社会就和谐、太平了:
大家都顾及社会集体利益,就不会有损公肥私的贪污腐败、骗取补贴、冒领福利的行为;
大家顾及其他人的利益、感受,就不会做出让其他人受到损失、损害的事情,不会作奸犯科;
官员都有顾及老百姓的心,就会服务好群众,而不会制定让百姓哀鸿遍野的政策和规定;
政治人物都有顾及民众的幸福、安危,就不会算计奴役民众,不会随意发动战争;
……
真诚待人,厚道做事:
对人真心实意坦诚相待,碰到事情如实反映而不撒谎、不隐瞒(除非是处于善意的谎言和隐瞒),不用虚假信息欺骗他人,这样才能更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言,也才有利于共同根据真实情况处理好事情。
我们都喜欢和直肠子的人打交道因为可以放心,而不喜欢和心机太多、油嘴滑舌甚至奸诈狡猾的人打交道,我们观察比较做销售的业务人员,会发现忠厚老实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大家都更愿意和他们合作,而口才好、能言会道反而不是销售业务成功的主要因素,还有那些待客厚道、童叟无欺的商家也都生意会更好因为更能赢得顾客的认可和忠诚。
很多人平常做到老实、厚道不难,但碰到通过隐瞒、作弊、撒谎可获得更多利益的时候就会急功近利把真诚厚道丢到脑后,而碰到自己出错需承担责任的时候也往往不能坦然面对和担当而是尽量掩饰。
守信践约,尽忠职守,忠贞不渝:
一个人、一个公司如果不守信用那将会失去被再继续信任的基础,将会很少人愿意和其合作,或者有合作也会深度比较浅、条件比较苛刻,这样其就会丧失很多发展的机会,甚至没法立足于社会。而如果信誉良好,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合作,并给予更好、更优先的合作条件,机会会越来越多,路子越走越宽。马云也说过信用是以后社会最大的财富,确实如果一个人拥有了信用,是无价可估的,很多生意很多合作就是因为互相不信任而难以开展或者需设立很多保证条件才合作,拖慢了合作进度也提高了合作成本,如果解决了信用问题,就可快速达成合作并大大降低合作、交易成本。
大家都守信用、守规则,社会才能顺畅运行、内耗很少,国家才能更好发展起来。而如果大家不守信用和常规的行为规则、商业规则,那除了会纠纷很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来处理,还会导致很多人的工作因为被不守信用和规则的人所耽误而变成无用功,导致整个社会无序、运行不畅、内耗很多,国家很难发展起来。发达国家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往往不是其资源更丰富、积累更丰厚,而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套社会规则且大家都很好遵守,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契约精神都非常讲信用,落后国家则往往资源并不贫乏,自己研发或引进的科技也不差,但国民素质较差信用普遍缺失,社会无序竞争甚至充满各种无规则的内乱内斗,内耗严重。
一个产品要成为品牌,要在市场卖得好也是要依靠有信用的口碑和销售机制。大家可观察比较,一个行业里面,为什么欧美日韩的品牌更容易变成名牌,且即使他们性价比并不好但却卖得更好,而中国产品只能占据低端市场,低价销售,市场占有率也不高,即使中国的厂家起点水平差不多、时间相近且产品并不比他们差。这是因为他们更注重品牌口碑,对产品质量把关非常苛刻,不会把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出厂销售,甚至出现纰漏出去了只要发现就马上全数召回哪怕数量很多损失很大,这样他们的产品消费者就更敢放心购买。还有就是他们的销售机制也是很讲信用的,代理权授权出去就会严格执行,严格保护代理商的利益而不会让开他们开展销售让他们利益得到保证能获利丰厚,这样的机制会使得每个销售环节都很有积极性,市场销售就更容易起来了。中国的厂家很多缺乏遵守商业规则的精神,在利益面前会丢弃信用,不注重保护各级代理商,甚至视合同契约如儿戏争抢代理商耕耘出来的市场果实,这样就很难形成强有力的、忠诚的市场销售渠道,没法在市场成功。
其实中国人在上古是很注重信用的,尾生面对洪水也坚持守约等待相会的情人抱住桥柱不肯离开最后被洪水淹死就是典型的信守约定的例子,直到现在大部分人也还是很注重名声信誉的,只是契约精神普遍比较薄弱,以及还是有不少人喜欢耍小聪明投机取巧而绕开规则、信约行事(典型的例子就是田忌赛马,其实就是偷梁换柱投机取巧不守比赛规则,但却获得赞誉甚至被奉为行事圭臬),更有一些人习惯于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这些信用的缺失导致中国社会的各种成本很高、内耗很大,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
另外很多人对忠诚、忠贞的概念也越来越淡薄,包括拿着薪水待遇但对担任的岗位负责的工作不做到尽忠职守甚至做吃里扒外的事情,还有对婚姻这种契约也不严格遵守未能做到忠贞不渝。这些方面没做好的人也是不负责任、不诚信的人,大家尽量避而远之。
知耻:
知羞耻也是儒家提倡的道德准则之一,这个也有积极的意义,可鞭策大家从善弃恶、尽忠职守,不做出对不起人生、家庭、社会的事情。
我们用“厚颜无耻”来形容一个人做坏事、做对不起他人的事还不脸红不羞愧,而一个人重名声、怕被舆论差评则是有羞耻感,每一个人应该对自己所做的对不起他人、集体的事情感到羞愧、内疚。
中国目前在知羞耻这方面继承得比较差,很多人失职渎职、伤害民众和社会,都往往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几句道歉。而日本就继承得很好,在日本一个人只要觉得对不起大家对不起集体、国家,就会羞愧难当,痛哭流涕的忏悔谢罪,辞官辞职,甚至自裁谢罪。
中庸之道:
不固执自己的观点,没有偏见与傲慢,不偏激、不走极端,中正平和,是谓中庸之道。允许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搞单一、排他的文化和宗教。允许多种意见存在,求同存异,而不搞一言堂。这是非常有利于社会发展、繁荣、稳定的,而对一个人如果采用中庸之道也将更能和他人融洽相处。
中国也是依靠中庸之道获得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数千年屹立于世界。
甚至欧洲也是在中世纪的东学西渐中吸收了中国的中庸之道才改变了原来极端、一元化的思想文化,并因此改良了社会、走上文艺复兴的道路的。当前世界还有未改良的一神教、 国家,如果能参考吸收中庸之道,相信也是有利于改良当地社会的。
所以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中庸之道,对自己的人生、对社会的进步都有非凡的意义。
学会理解和宽容:
由于观点和利益诉求不同,人之间难免会有争论、矛盾、摩擦甚至纠纷、冲突,出现这些,应该多互相理解多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容易达成共识,并尽量宽容对方不能眦睚必报,只要不是原则性的、恶意的、涉及犯罪的,就都多宽大处理得饶人处且饶人,对真诚悔过且不是屡教不改那种的也多给对方改过自新的机会。即使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解决的,也尽量通过沟通说服、第三方调解、法律裁断来协调处理,而不能动辄辱骂、动武伤人甚至大动干戈引发。
多理解和宽容他人,宽厚待人有利于团结更多力量助力事业成功,而减少树敌减少被报复被落井下石的风险。
当然宽容并不是无原则、不视具体情况的,对于恶意行为、犯罪我们是不能宽容和包庇的,而应嫉恶如仇(这方面后面有详述)。
善于沟通和协调处理关系:
沟通能力、协调处理关系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必须具备的技能,因为性格乖张不好沟通、不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人,其他人都远远避开甚至打压着,哪能有什么发展机会,生存都会成问题。
一个人要成大事业更是需要善于化解各种问题、关系,善于做利益调配牺牲利益获得更大发展的大智慧。
而如果每个人都善于沟通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那社会就更加和谐了。
其实很多人际关系的问题,都不是多大的利益冲突,而是沟通、协调出了问题。比如在中国最突出的人机关系问题是婆媳关系的问题,非常高比例的婆媳关系并不好,这是因为婆媳来自不同家庭,有各自长期积累形成、很难改变的生活习惯、理念和看待事物的观点(儿子和母亲、媳妇和自己父母都是来自同个家庭就不会有种差异),婆媳走到一起就难免经常会有分歧,这个时候往往就很容易因为这类分歧而闹矛盾甚至吵架(夫妻之间也会有这种分歧但由于有感情而不会吵架,公公和媳妇也有这种分歧但交集少也较少产生矛盾),大家可以去看每个婆媳矛盾都并没涉及什么利益冲突,有也只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这个时候善于沟通、协调就很重要了。
沟通方面,务必做到顺畅,解决各种问题、矛盾,并让对方心服口服而不会留下心结影响以后相处,技巧上有如下几点是可以参考的:
A)要把对方想成是好人、可商量的人,而不能把对方设定为有问题、故意作对、顽固不化的人,这样才有可能会有好的沟通结果,不然只会破罐子破摔越闹越大;
B)要有好的表达能力,能把想要表达的意思清晰说出、写出;
C)要多从对方利益的角度来分析讲解,让其更容易接受,每个人最关系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只要分析得有道理,哪怕顽固不化的人也会被说动,哪怕为非作歹的人也会立刻改邪归正;
D)要理智、冷静、控制情绪,任何话都不要破口而出而要思考权衡后才说出;
E)语气不能太坚硬太偏激让人听了不舒服,更不能说狠话,不能把话说绝不留回旋余地;
F)学会忍让,避开对方气头,适当时候装孙子下,等对方冷静再做进一步争辩;
G)要给对方尊严,即使对方有错也不能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无脸见人,更不要在公众场合和平台批驳,以及也要帮对方找出一些合适的借口理由作为台阶给对方体面得下来;
H)也要努力找出自己也有不足的地方,进行承认、道歉,从而软化对方,因为所有的争吵更多的是为了一口气,每个人都希望对方认错道歉。
协调处理关系的,也需要有比较好的技巧,这些也可作为参考:
A)找出矛盾症结,并分析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B)退一步海阔天空,适当让步、让利。哪怕是自己本来应得的利益,但为了协调好关系以免影响更大的事情,适当让步让利也无妨。处世上多给别人占便宜是好事也就是“吃亏是福”,而绝对不能占别人的便宜,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的占了,不然会引起抵制甚至报复而产生后续大的麻烦、损失,结果得不偿失;
C)善于多用好言好语、额外恩惠笼络人心。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话,都喜欢更多的、意外的获得,所以要舍得给别人额外的恩惠、分配比按理应得更多的利益,可以获得别人的好感并带来更多合作和机会。古代田齐代姜的田氏就是用大斗出小斗进等恩惠来获得民心的,而李嘉诚说的合作分配利润上“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是很有道理的,生意合作、做人等也不要以为已经按要求做好就可以了,而要让别人多获得比正常更多的好处;
D)对于出面协调他人关系的第三方,则要顾及各方从各方角度考虑问题,让每个人感到是来帮他的,而不是来和他作对对他造成威胁的,从而获得认可接受,还有要做到善于圆融处理,对各方意见可求同存异,不完全否定任何一方让大家都有空间,惩罚也不要只是惩罚一方,都有问题的就各打50大板,哪怕一方明显有理的也要适当批评教育,以便让各方都心理好接受。
与人为善,善待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物:
每个人、每一个生物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善待他们,而不能侵害他们。
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我们要多为其着想,多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
在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中,我们可通过自己的德行和恩惠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古语所说的“宾服四海”),而不能通过欺骗、强迫、禁锢、奴役让他人就范,更不能因为他人不服而对其伤害甚至把其从肉体上消灭。哪怕对方是坏人,我们也要先争取说服他、感化他,确实还是没法解决才考虑采取强硬手段。对于各种生物,我们也不能随意捕杀,如佛家的“戒杀生”,也如新流行网络词语“人畜无害”所言。
甚至也尽量避免和他人争利,我们可以在业务领域、业务方式、产品服务等上与其错开而避免恶性竞争,做到道家提倡的“与世无争”。
处处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帮助他人,不为难他人,不伤害他人,不与他人争夺利益,这样才对得起天地良心,也才能让自己团结更多的力量,获得更多的支持。
不过要做到这些,看似不难,但很多人并没做到,包括见到老实人和弱者很多人不是觉得要尊重好、保护好他们,而是觉得自己处于强势可以欺负、压榨之;还有不少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巴不得看人笑话也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而对于与自己有竞争、有过节和仇隙的人,很多人也是很少能好好待之的。
另外还有一点是很多人容易忽视而没做到的,就是不注重自己的口德修养,因为自己的言语而伤害了别人,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也是能温暖人心,也能让人心寒的,其对他人的伤害比皮肉身体的伤害还更深、更持久,自己有意无意的一句话有时会让人一辈子心理伤痛。所以我们对他人一定要讲话温和,不能有意无意的取笑他人甚至随便恶语相向,在对一个人一个事情在没搞清楚事情来龙去脉之前也不要对人评头论足甚至做出背离事实或张冠李戴的评论,更不能对人诽谤、污蔑、诬陷、栽赃、戴帽子、恶毒攻击。人言可畏,众口铄金,一代名媛阮玲玉也是受不了各种闲言碎语和断章取义、曲解事实的舆论而自杀身亡的,近日看到一个信息说一个在上海的湖北籍女孩,因为是湖北籍而被防疫部门强行隔离,得不到正常对待,和很多一起被隔离的人网上发信息抗争,却引来很多不清楚实际情况甚至曲解事实的民众的冷风热潮甚至辱骂,心理承受不了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