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城关镇李家坪村那是真穷,放眼望去全是土坯房,村民们零零散散的住在连绵不绝的山上,进一次县城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下山,下山后运气好了碰到专跑乡村的小面包可以坐车进城,运气不好了走到县城得两三个小时。过年的时候俩邻居打招呼,一户在这座山上喊:“嘿,今年没少挣啊,放那么大的炮”。另一户在隔壁山上答:“还行,明儿过来帮忙杀猪啊。”妥妥的出门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田银花是谁?李家坪村七组村民张家良的媳妇,2016年从甘肃武威嫁过来的。七组在哪?李家坪村最远的一个组,距离村委会近一小时车程,贫困村的贫困组,穷中最穷。张家良41岁,父母都是哑巴,没文化,脑子也不灵光,一辈子只会种庄稼,庄稼也种的很没创意,都是玉米小麦之类的便宜货。受家庭条件影响,张家良小学毕业就回家帮父母干活了,中学开始就出去打工养家,因为穷,一直没娶上媳妇,眼看奔四的年纪了才娶上了大自己十三岁的田银花。老一辈说女大三抱金砖,自打娶了田银花,张家的日子那是一年一个台阶越来越好了,家也越来越像个家了。说起媳妇儿,张家良不自觉得就咧开嘴笑了。
  刚结婚的时候,家里的房子歪歪斜斜,随时准备卧倒,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两个70多岁的老人在家自顾不暇,长年累月吊着一张脸。现如今一家人搬进了安置房,俩老人在田银花的照顾下生活好了精神也好起来,吊着的脸如今整天都笑嘻嘻的。远在甘肃矿山打工的张家良也不像以前长年累月不回家,如今的他还没放假就归心似箭,早早回家跟媳妇一起杀年猪办年货。
  (没有儿媳的张有忠 ) (有儿媳之后的张有忠 )
  大家都穷的好好的,这个田银花凭啥子带着张家先富?秘密只有两个字:勤劳。善良朴实的田银花坚信,人不怕穷,只怕懒,只要肯下苦就没有一直穷的道理。自打结婚起,她就把家底踅摸了一遍:废弃的猪圈收拾收拾弄点泥巴砌一砌扩大一下,可以养六头猪;远点的地种上黄姜,基本不用怎么费力照看,需要了挖一筐就能卖钱;近点的地响应村上号召种拐枣,有补贴,根据季节套种玉米、绿豆、豌豆,一块地四份收益;门前的自留地种些时令蔬菜自己吃,减少开支。在她的前后奔走与辛勤劳作下,如今张家种拐枣4亩,政府补贴3200元;黄豆两亩、玉米两亩,好的自己吃,差的和秧子喂猪、当柴火;公公婆婆的养老补贴、工龄补贴、残疾补贴一年4976,低保9120,还有几百块的粮食直补。田银花把这些钱留一部分家用,剩下的都拿去买了猪仔,一年后买猪仔的6000元,翻了7倍,挣了四万多。她又养了一些鸡给公公婆婆改善营养。2020年受疫情影响,二师兄身价倍增,田银花的猪卖了近六万;农闲的时候她去村里的合作社帮工挣了4000,合作社分红220,地里的各种庄稼一年收入约一万,这收入比在甘肃卖苦力的张家良还多。张家良乐得合不拢嘴,公公婆婆穿着儿媳妇买的新衣服、新鞋子,吃着儿媳做的手擀面,砸吧着嘴,眼角眉梢都透着舒坦。
  这不,2021年春天到了,田银花有下田种烟了。面对平整的土地,她的脸笑成了一团。人总该有点梦想,不然何咸鱼有什么区别。把日子过好就是田银花的梦想,实现梦想的途径也简单粗暴,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