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聚与钟馨稼其人其事【转载】
文章目录
李嘉诚、曹忠遭点名抹黑,中聚电池专注本业全力脱困
1879 次点击
5 个回复
投资股票的布局对象,若遭逢法律诉讼,应该要如何判断是否「短空长多」?最近香港中聚电池(729)的遭遇,恰是很值得参考的例子。在东方社会,企业商家一涉及诉讼,各种耳语谣言总是让人心惊。可当今海内外任何市场上的「当红炸子鸡」,包括苹果、三星、HTC皆可说「非强者不诉讼」!连举世皆知的苹果iPad,也都还要莫名其妙的被抢先注册名称的小公司告上法庭。因此,一旦媒体上的放话开始人声鼎沸,法庭上的交锋也开始各有说词,投资人也不用紧张,反正就是好好睁开「法眼」看仔细!
法庭上的是非对错,与商场上的得失输赢,向来不是同一天平上的事儿!因此这双能读透争议、观察投资风向的「法眼」不是其他:说到底,资本天平上讲究的就是「信用」二字!而最简易的判断法则也很简单:商场上真正有信用的人,几乎从来都是那些「嘴巴紧」、「少说多做」的家伙们!
以中聚电池为例,双方目前正在兴讼的前任董事局 钟馨稼在报端上多次指控,最新一次还扯出一堆让人雾里看花的所谓购并内幕。但老钟这回更以受害者之姿,高调指控香港资本圈子一向受人敬重的李嘉诚、曹忠等人说是「设局框陷他」!中聚电池在锂电池市场备受瞩目且前景看好,但除了有李嘉诚注资的正面加持之外,与老钟涉及伪造签名合约的诉讼则成为负面因素,过程引发不少投资者的揣测议论。然而投资人的思考逻辑,说穿了其实也不复杂!李嘉诚是在钟馨稼被「正式开除」之后才大举持股中聚电池;天平上的一方是当下的李嘉诚与曹忠的市场信用,另一方是过去的钟馨稼的坊间名声,两者相互对比当下胜负立见!老李、老曹在香港都是深谙趋势产业布局的资本家,忙着打造能源市场的未来尚且来不及,相较之下,唯独老钟频频采取「时光回放」的手法,意图让中聚电池成为一池混水的用心明显。
而对于投资人来说,除了上市公司的投资「获利内幕」,其他各种人我纷争的所谓「过往内幕」,最终可说全然没有任何价值!面对老钟的「焦土政策」,中聚电池的几个大投资股东,恐怕也只能自认倒霉。钟馨稼历来就是能源圈子的争议人物,自身在资本市场上能拿得出的「信用」又如何?网络论坛上随便搜搜,答案已经很明显。但也由于他已经先行成为中聚股票的「抛售获利者」,因此毫无顾忌的继续「揭发或编织各种荒谬内幕」也符合他的行事风格。姑且不论这些如同电影情节的内幕真实性有多少?老钟自己本人可是怎么样也绝口不会提及,他正是因为如此「被人陷害到」拥有大笔中聚的股票,且脱手转卖取得数亿港币的身家,而这些可都全靠他所指责的李嘉诚与曹忠等人的加持呢!
整体来说,中聚的股票普遍仍投资法人所看好,主要因为全球及中国市场本身需求的强劲「求大于供」。甩开了钟馨稼之后的中聚经营高层与执行团队,全力推进吉林、天津的建厂进度,特别是在上海成立「中聚研究院」的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国内顶尖能源学者专家参与,中聚在每个层面都早已不是钟馨稼时代的格局。此时以「此愁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话,用来描述中聚电池此刻面对钟馨稼的「抹黑泼粪」之举的无奈,或许再精确不过!但投资人毕竟追求的是「获利的光明」而非「内幕的扒粪」,资本市场的「信用」本质也将会促使投资人睁开雪亮「法眼」。趁此中聚电池双方鹬蚌相争时机,做中长线投资布局,其实才正是投资人在各种杂乱信息的物消云散之前,最能「渔翁得利」的时刻哩!
A、钟馨稼把电池厂搬到了香港的尖沙咀,香港政府允许吗?
B、或者是钟馨稼将自己的工厂餐厅做成香港的景色?
不懂!不懂!!!!!!!
还是不懂!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