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记者纠缠quot ;问题饺子quot ; 河北团开放日发生激烈交锋
  来源:齐鲁晚报
  
  去年2月初,多家日本媒体报道,1月30日,兵库县和千叶县共计10名消费者,食用了河北天洋食品厂生产的饺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这就是后来被日本媒体称为quot ;毒饺子事件quot ;的缘起。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就在人们已经淡忘这起风波之时,日本多家媒体却在中国两会上又拎出了这个话题。
    3月6日是河北代表团开放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下午举行的新闻采访会上,去年2月初发生在日本的“毒饺子事件”,被借机重提。在短短1个多小时的采访活动中,河北代表团的代表与日本记者就这个问题,一度激烈交锋。
    按照安排,下午4点,河北代表团部分代表将接受采访。但不到2点,几家日本媒体的记者就早早赶到了会场。电视台记者在现场架好了摄像机。看得出来,他们都是有备而来,一些记者埋头认真梳理采访问题,不时交流着什么。
    果然,随后4点半左右开始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记者们都把问题的焦点放在了“毒饺子事件”上。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首先举手发问:“去年年底,有些日本媒体透露,石家庄天洋食品厂的饺子问题和年初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了解到,去年中国国内也发生了中毒事件。我想请问,你掌握到的中毒者的数字有多少?”
    新闻采访会的主持人、河北省常务副省长付志方沉着地回答,“最近,我们注意到,有个别媒体报道石家庄天洋食品厂的速冻水饺在国内发生了个别的食品中毒情况。省政府立即责成警方对此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了解,目前问题还在调查之中。谢谢!”
    现场日本记者对回答似乎并不满意。日本富士电视台记者又向河北钢铁集团以及唐山市的负责人抛出了同一问题:有报道说,河北钢铁集团承包了两个集装箱的出口问题饺子,并且发给了各个钢铁公司。唐山钢铁公司也把问题饺子发给了员工,导致几个人中毒住院。该怎么看待?
    “首先说明,你提的问题不符合事实,不是河北钢铁集团承包了饺子。这在你们多次的采访之中,我们已经明确表了态,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的职工确实吃过这种饺子,但是个别职工出现了这个情况,到底是否与饺子有关系,目前这个事件正在调查之中。”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认真地说。
    唐山市市长陈国鹰说:“我作为唐山市市长,不知道我们的地方钢铁集团发这种饺子,更没有人员中毒现象,你们的消息从哪儿来的?”台下这位日本记者说:“我看了一些人家,冰箱里都有这种饺子。”
    陈国鹰解释说:“饺子是中国老百姓特别喜欢的食品,家家户户的冰箱里都可能有饺子,但并不一定是这个品牌的饺子。”
    “就是出口给日本的饺子,这是在唐山钢铁公司员工家里拍的照片。”这位记者的同事举起相机争辩。
    陈国鹰加重了语气:“‘员工自己家里买的这种饺子’和‘钢铁集团给员工发的饺子’,这是两个概念!”听完这句话,台下的日本记者集体陷入了沉默……
    约1个小时的采访会结束后,又有日本记者围住了王义芳,不让他走。王义芳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河北钢铁集团并没有承包问题饺子
  
  小楼点评:
  
  “有个别媒体报道石家庄天洋食品厂的速冻水饺在国内发生了个别的食品中毒情况”,这里的两个“个别”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比之铺天盖地的报道,个别报道当然不足为患,比之食品即毒品,个别食品出点问题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个别领导话里是不是有这样的潜台词小楼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在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上说过:“谁阻挡了河北事业发展,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过不去,我们就让他过不去,就要调整他的位置、摘去他的‘帽子’!”提到个别领导,张书记一针见血,这样形容:“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没有真招,对上汇报“一枝花”、实际工作“豆腐渣”,而这篇报道中最耐人寻味的还是这段话:“在下午举行的新闻采访会上,去年2月初发生在日本的“毒饺子事件”,被借机重提。”意思好像是日本记者纯粹属于没事找抽的型儿,也对哈,哪像我们的媒体知趣,让咱报啥咱报啥,不让报啥立马闭嘴,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烂尾新闻,远的不说,去年年末轰动一时的两起记者被公检法传拘案就没了动静,有道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要知道胆战心惊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有些事你现在不必问,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抱歉,一时又犯了爱篡改歌词的痼疾,就如个别干新闻的总爱篡改真相﹚
  记者有没有国界?真相有没有国界?记者的真正职责是什么?是挖掘明星隐私还是就公众的关切解疑释惑?不能因为我们的“个别”新闻人失去了追问事实真相的勇气就要求世界大同吧?更不能把记者的国籍看做判断其提问正当与否的依据,这日本记者又不拿政府的工资,组织关系啥的也没那么复杂,而在中日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大背景下,河北警方无论如何不大可能把人家从日本家中缉拿归案,人家怕啥?
  多些较真的国外哪怕是境外记者没什么坏事,也甭管人家来自日本还是哥斯达黎加,我看倒该感谢他们为中国同行上了一课,试想如果不是新闻媒体的曝光,出厂前经过千余道检验程序三鹿奶粉不知还要毒害多少祖国的花骨朵,虽然新闻从业中不乏充数的滥竽乃至于害群之马,但相对而言,官员CNN的比例更高,这事我不能说太细!
  也许有人看到本文会说,日本人嘛,就算是真有毒饺子,毒死越多越好,诸位,别忘了,三聚氰胺最早在美国毒死的是宠物,当时不少国人与外交部发言人保持了高度一致,更有甚者直指美国媒体借题发挥,结果怎么样,美国死的是猫猫狗狗,中国结石的是龙的传人,这就是幸灾乐祸的下场,这就是肉烂嘴不烂的结局,惨痛么?尊兄是不是在想,反正那是别人家孩子,我们家宝贝儿排尿正常,好,兔子—等着瞧吧!
  
  更多丑文,欢迎登陆小楼在某浪网的博客:
  http :blog。sina。com。cnu154013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