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网谈:醍醐灌顶
文章目录
梦溪网谈
江南樵夫
前言 : :嗟夫!叹世人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却不知一切尽在片语之间,棒喝之下,足可瞬间惊觉……
一、关于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应该分成两个部分来评价。
一部分是物种起源,后来苏联的科学家奥巴林还发明了所谓的化学进化论对其进行补充和支持,也就是试图证明生物是由无机单分子进化来的。
另一部分就是物种形成之后既有物种的演化规律,包括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
第一部分完全是由第二部分逆推上去的猜测和假说,既不可证实也不可检验。第二部分则是通过细致观察,枚举归纳得出的科学结论……
因此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种演化部分的正确性目前来看仍然是成立的,但物种起源部分则未必。
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是被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理论,尽管科学家一直都在努力,但至少至今还没有找到比较可信的反例来否定它……
否则怎么会在一百多年后积累出今天的转基因技术呢?
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假说尤其是补充和支持其学说的化学进化论最终被一些生物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所证伪。他们通过对细菌鞭毛“不可简化的复杂性”结构不可能通过进化获得,和由无机小分子偶然组成蛋白质并凑巧形成千奇百怪有生物功能之空间结构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的论证从而证伪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所以美国在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种起源假说:智慧创造论。
为了小心翼翼地保持科学的独立性,科学家们特意规避了神创论这个敏感区……
但进化论是科学理论,尽管它正被新的探索慢慢否定。因为科学不是真理,而只是认知真理的一种方法论,世界上没有科学的真理,只有科学的方法。所以科学的并非一定是真理的,科学的含义就是任何一个理论或陈述都不可被证实但可以被证伪,在不断否定中越来越接近真理。
不可证伪的理论和陈述不属于科学的范畴,比如宗教和数学。
二、关于M克S主义
资本论值得一看,M克S一生最大的成就就在资本论,最大的祸害则是历史唯物主义。
M克S剩余价值理论在被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之前是西方经济学的一次公认的理论革命……
M克S对商品的价值组成进行了在他自己的思维体系里能够自洽的逻辑解释,这是科学要素,不能否认。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和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种起源一样,完全是一种建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阶级分析基础上的主观臆测,而且和“物种起源”理论相比还少了可以逆推上去可靠的理论依据,所以就连伪科学也算不上 。
说M克S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有价值的就像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价值一样。同样说M克S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空穴来风就像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毫无根据一样。这是一种科学的判断。
西方经济学历史上有五次理论革命,其中一次就是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存在缺陷,不代表它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没有贡献,否则经济学就用不着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直到今天了……
M克S定义的剩余价值在商品价值组成中是存在的,只不过不同的经济学派把它归入了不同的范畴而已。
所以M克S的剩余价值理论很快就被边际革命所淘汰了……
如果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反复试错优胜劣汰的现象对科学而言再正常不过了……
这是一个边缘的话题,也许可以开阔一下大家堰塞的思路……

三、关于逻辑
我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去图书馆淘了一本发黄的书——黑格尔的《小逻辑》,因为太年轻,见识和功力不够的缘故,味同嚼蜡。
一怒之下,我把它还了,然后买了一本新鲜的,断断续续看了二十几年……
直到今天我才看明白,整个逻辑学的精髓就是让情绪走开……
纯粹的思考和学术的交流是要屛弃情绪的,一切的气急败坏、吵架、撕逼都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所以不要用偏执的心观察,也不要和偏执的人辩论……
情绪是艺术的动力,就让一切的爱恨情仇,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归于艺术,因为只有艺术才是对真实的扭曲,逻辑则不能……
四、关于逻辑的局限造成的思维局限
我听说逻辑是语言的基础,而逻辑是有缺陷的。
既然语言的局限就是思想的局限,那么逻辑如果有局限,人类的思想是否也有局限呢?
当建立在语言逻辑基础上的思想被逻辑的缺陷局限住了之后,人类是该固步自封于所谓现代文明现有的逻辑成就,还是该另辟蹊径呢?
记得佛教中有一个陀罗尼的概念,也就是总持的意思。
实际上,释迦牟尼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语言对交流心意的危害性,因为对真理来说语言是最不可靠的。他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
可见,语言交流实际上是一切误会的开端。黑格尔也说概念永远无法和实际的事物相吻合。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逻辑可以保证思维的正确,却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因为底层前提的正确性本身是不可证实的,而要想找到自然最原始的本质,逻辑和觉悟缺一不可。逻辑只能送你抵达真理的此岸,但是若想到达彼岸,则只有果断抛弃逻辑换乘智慧之舟方能如愿以偿。所以逻辑和智慧是不容混淆的,一个是入世之学,一个则是出世之法。混淆逻辑和智慧界限来谈科学和对真理的认知都不过是庸人自扰。
所以,佛祖有一种规避语言和逻辑缺陷的交流工具,叫:语言陀罗尼。
这种语言任何种族、任何众生都能明白,以心会心,绝无差错……
我想世界语的发明者试图发明世界语也许也是因这佛光一现的智慧觉醒缘故吧……
五、关于认知体系
人类的认知系统,依我之见,应该大致分成科学、玄学和宗教三个体系。
易经所讲的只是玄学部分。
可能普通人对这种划分可能会觉得有点不知所措。
这样我就先来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玄学、什么是宗教哈。
所谓科学,以前无人可以定义,实际上通过观察一般人对科学概念错误运用的表象我们很容易归纳出科学约定俗成的定义。
被误解的科学就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以逻辑推演为工具的认知方法论。但波普尔则认为只有可以被证伪的才是科学的。实际上波普尔是从一个不易察觉的角度在说明科学的局限性。用江南樵夫的话来说就是科学存在偶然性和相对性的缺陷,科学的本质就是能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接近真理。
玄学是简化一切逻辑中间过程或通过另外一个非常识的逻辑体系可以直接抵达目标或结论的认知方法论。
而宗教是什么呢?宗教的一切结论都是先验的,不可证伪、无须证明。
对认知的感悟,人们最终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认知的道路转圜曲折,深入浅出,会当凌绝顶时,回首从前,你会发现一切皆错,且一切都错得有理。
六、关于文化与文明
文明
按照刻板的历史学研究习惯把出现城市之后或出现青铜器之后的人类社会称为文明社会,实际上这种划分是有局限性的。
哈耶克认为文明的出现必须同时包括以下四个要素,即:语言、道德、货币和法律。
而洛克则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文明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底线,即 :生命、财产和自由。没有这三个文明底线的社会不是文明社会。
文化
其他一切现有专家的解释都不堪入目,江南樵夫的定义是这样的:除却动物本能之外由文明化成的一切人类精神表现都是文化。
七、关于艺术
有人说艺术也有逻辑,不,如果艺术的思维可以用逻辑来描述,那艺术的逻辑只是主观的,否则艺术就不能成其为艺术。
又有人说艺术的结果是主观的,艺术的逻辑则是存在于客观过程之中,是非常理性和客的,比如巴赫的平均律,再比如透视和聚焦……
混淆了,这只是艺术的基础和工具,并非艺术本身,它们只属于科学的范畴。
实际上今天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超限写实画家冷军先生的作品,初看很震撼,但看久了就觉得毫无艺术感了。
为什么呢?因为艺术就是对逻辑的扭曲,艺术之美实际上存在于逻辑之外。
美不完全属于艺术,但艺术却必定是因美而产生。所以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是不同的。自然之美合乎现实,而艺术之美则是扭曲现实。
艺术是只可描慕、无需逻辑的真实心意的表达。
所以艺术需要共鸣,无须理解。
补充说明 :
我以前曾经说艺术是对真实的抽象和扭曲,专以引诱人类的灵魂为主旨。现在看起来这仍然是正确的。
艺术是对真实的抽象和扭曲是说人会在美感预期的驱使下对真实的事物加以主观改变以迎合审美预期。
只有这样定义艺术才可以解释绘画、园艺、音乐之美。
文学亦然。除了报告文学,其他文学都可加“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前缀以强调对现实设计的痕迹。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是对客观现实进行刻画加工的语言工具。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