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骑车送女上学受追捧的疑义
  无奈之余

  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骑车送女儿上学的一张照片在网上“疯传”,很多网友对此都表示深受感动。有网友说,对孩子而言,骑车的是一个好爸爸!对市民而言,骑车的是一个好市长!而詹云超本人表示,自己几乎每天都骑车送女儿上学,“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见2012年6月2日新安晚报)。

  令人疑义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现在却变得不正常了,这种大范围、大力度的宣传,不就是在反面攻击我们党国官员么?我们的党国官员现在已经腐败到了“骑车送女”的“私人行为”,竟成了“稀有行为”的地步。广泛宣传这样的事情,不就是在“恶毒攻击”我们党国官员大面积的腐败堕落么?通过舆论来公开议论这样的问题,不就有挑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有图谋“颠覆”和“推翻”我们党国政府之嫌疑么?苏联和东欧的集体溃败现象不就是这样形成的么?

  令人疑义的第二个问题是,很容易在网络上查得,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为1959年生人,现有53周岁。从照片上可见,他骑车送的小孩是一个只有7、8岁以下的幼龄儿童。从其简历知,他1982年到核工业部华东地勘局,已体面工作30年。如果从1993年为官算起,他已从政近20年之久。他的面相也还周正。如此优厚的条件,怎么会弄成“高龄青年”,被列入“晚婚晚育”行列的?尚若他是与“小三”二婚,那就要质疑他的人品道德了!当然,也不排除他丧偶再婚之类的其他情况,但愿能把詹云超的家庭情况公之于众。作为官员那样的公众人物,他必须亮相在大庭广众面前。

  令人疑义的第三个问题是,有人发现芜湖在安徽省地级市中,是下辖无为、芜湖、繁昌、南陵4个县和镜湖、弋江、鸠江、三山4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小市,人口只有384。21万,却配备了12名正副市长。其中原因,人所共知。如果没有官场“潜规则”,中国官场就不会出现如此规模盛大的官场奇景:官帽纷飞、官多兵少、官浮于事、官场争斗……尔虞我诈,你争我夺,贪财好色,丑闻迭出。不知道詹云超在这个官场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对老百姓耗费大量钱财养大量官员的问题,对官场疯狂“三公消费”的腐败问题,不知道詹云超作何感想?尚若詹云超真是一个正派廉洁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就不能迅速退离这个庞大臃肿、浮夸腐败的是非之地呢?好好从事本人的专业技术工作,为国家为人民所作的贡献是否会更多些呢?

  令人疑义的第四个问题是,詹云超“骑车送女”的这种“超凡脱俗”的行为,在官场会起什么反响?你让那些习惯于“顺道”“公车送子(妻)”或“喜欢”公车私用的官员不就落到非常尴尬的境地么?笔者有一亲戚在上世纪80年后期大量提拔专业人员、知识分子之时,被提拔为中央部属某单位担任党委书记,尽管配了车,但在本市外出开会或公干,他都骑自行车前往,公车私用更是免谈。他还分房让房,抵制吃喝,拒绝收礼……即使单位群众都说好,但有人却不乐意了。你这样,同级别的干部怎么办?宴请上级或兄弟单位的领导怎么办(因躲避陪酒,他曾被上级领导当众责备)?在“江胡”上“混”,按“行为规范”办事根本走不通怎么办?……在位的那些年,他处境艰难,他痛苦,他彷徨,一直苦熬到退休那一刻。如果詹云超也是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谦谦君子,估计他也不会有好日子过。除非,他本来就是12名正副市长中作为民主党派代表,拿出来做摆设的毫无份量的“边缘分子”。那么,他“骑车送女”就“正常”得很了。

  对詹云超现象,不知道党国高层的领导同志们作何感想?改革开放30年,尽管经济上去了,但官员问题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民生问题也越来越多,难道你们不急吗?党国官员的腐败问题不解决,民生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去向问题更令人担忧!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是大非问题,该拿出“英明决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