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法治宣传,为乡村振兴战略护航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向我们展现了人民法院一年来维护社会正义、助力抗疫、建设平安中国、主动服务大局等方面的担当和作为。可以看到,法院越来越主动向社会及时通报民众关注度高的案件情况,起到了很好的普法作用,又弘扬了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
  “乡村振兴”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词汇和关注焦点,法院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结合乡村法治宣传工作的实际和特点,讲解涉及村民关注的重点问题、法治乡村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和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做到形式新颖活泼,语言通俗易懂;整合人大代表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以纠纷调解为切入点,向当事村民和旁听村民普及相关法律和对其生活的影响,引导群众尽早习惯依法办事,尽量不形成纠纷,尽早化解小纠纷,严格防止大纠纷。围绕土地承包纠纷、宅基地纠纷、劳资纠纷、环境污染及涉农职务犯罪、农民工待遇、家庭暴力、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农村黑恶势力等与关系到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法律服务,提升乡村群众对司法服务及法治建设的获得感。提升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以畅通服务渠道,在职业领域和地域空间上跨区域、跨领域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利用有限的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提升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效能,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精准配置,在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司法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