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己已经步入中年,这一生也看到过、经历过不少的生死离别,但是当自己父亲去世的之后,还是让我对生命的短暂与人生的意义不得不认真地重做一回认识。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回过头来看曾经,快得都像一眨眼;快得让你对自己的身后之事都来不及处理甚至是做一下交待。
  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父亲得病在医院去世了,并且不知怎的,连我母亲也一起去世了。梦中的我一个人站在一处灰暗的楼梯上,下面隐约有一大群人——应该是我家亲戚们,但是他们又都离我挺远。我当时一边哭,一边往楼上走,心里不但悲哀,而且十分的孤独与害怕,好像全世界就剩下了自己。
  当时之所以做了这么一个梦,是因为我父亲在八九年年初的时候得了一回重病,后来转院到了北京,做了手术,才好转过来。那次的治疗,过程相当长,也很艰难。在北京连治疗带恢复整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去的时候还没有过春节,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初秋了。
  在那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妈一直在北京全程陪护着他。而当时还在上小学的我就只好一个人守在家里。每天晚上放学回家,一个人还有些害怕。大概自己也是担心父母在北京的情况,所以就做了这么一个梦。
  时隔三十年,就在今年年初,也是离春节不过十几天的时间,父亲又一次病重,而且病的非常突然,非常的急,从急诊转到ICU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就去世了。这回他是真的走了,小时候担心的那个梦到底还是发生了。尽管自己已经步入中年,已经经历过许多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但是对于自己父亲的死亡,依然没有做好多少心理准备,以至于当医生告诉我父亲即将临终的时候,自己措手不及,惊诧万分。
  直到现在父亲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我和母亲的情绪始终也没有很好的调整过来。每一次回到家里,家中的每一件物品,每一个角落都会勾起你一大堆的回忆——父亲的身影、动作、神态、表情;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一想到这些,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在他刚去世的十几天里,是我和我母亲最难过的一段时间,妈甚至觉得他都不曾死。自从退休以后,父亲几乎天天都上街去遛弯,一般在公园里的时候多,到中午和下饭该吃饭的时候回来。因此每天一到中午或是傍晚,我妈就会觉得他好像一会儿还会推门进来,然后回忆着他走到在屋子里缓慢地脱下外衣,换了鞋子,再和她谈论天气如何,体感如何的情景;接下来还要唠叨许多遛弯时看见的人和事。
  而我每次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心里也总是在想——爸要是在这个点逛街,应该在哪呢?也许在公园的某个地方和其它的老人聊天;要不就是也走在哪条街上或者坐在街边的长椅上;要不就是在逛哪个超市,在里边买一堆蛋糕或面包做早点。他是不是又看见了什么新鲜,热闹的事,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和见解。以前有时候就能碰见他,而从今后这些地方再也不会有他的身影了。
  以前我如果外出几天,爸就会和我妈说家里好像少了多少人是的。而如今他真的走了,而且永远也不回来了。记得他在临去急诊的当天晚上,特别难受,他就和我妈说了这么一句话——:“以后你和孩子好好过吧……”。当时我妈听了还很生气,把他数落了半天,现在看起来,他也许已经有了一些预感。不管怎样,这个三口之家从此以后将变得冷清许多,残缺不全。
  以前不管自己在什么地方,离家是远是近,心中总有一个念想——那就是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有两个人,不管自己什么时候回去就能见到他们。而如今这种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就剩一个了。在爸离世以后的这段日子里,妈经常和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哎——以后就剩咱们娘俩个相依为命了——将来我再有那一天,就剩你自己了——真是放心不下……”
  每次她一说完这些话,我心里就格外难受。我是一个独生子女,从小既无兄弟,也无姊妹。又由于性格比较内向、腼腆,所以也没有什么过密的亲朋好友,而且一直也没有结婚。就像妈说的那样,她要再有那一天,这个世上当真就剩自己了。有时真的不想去想这件事,假如真到了那一天,不论自己走到哪里,身在何处,就一个人了,那不就跟小时候的梦里一样——那个让我特别伤感的凄凉的梦。
  在父亲去世的这些日子里,我不知怎的,突然间的想了很多我以前不曾想过的问题——我不知道我在我父亲的眼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就像他可能也不知道他在我眼里是个什么样子一样,不过我想可能我不出息的成分更多,我是他一生的希望,也应该让他十分的遗憾。
  不知别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我们父子之间的矛盾应该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我们互相看不惯,曾经争吵过,也冷战过,不过大的矛盾好像没有过什么。这可能得益于我和我父亲的脾气和性格。我们都属于比较能隐忍的那种,即使不高兴,更多的时候还是闭口不说,或装看不见。现在想起来那样就对了,忍让与包容真的是家庭和睦的一大法宝。
  还有一点,我觉得我能让我父亲比较满意,也比较放心的就是——我的节俭。这一点是我父亲一生都极其看中,极其在乎的。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养成了省吃俭用的生活习惯。首先从吃上来说,家中从来不剩饭,我自己每一顿饭,哪怕碗里有一粒米也要吃掉,哪怕盘子里有一点菜汤也要拌在饭里;如果头顿剩了,第二顿,第三顿只要没坏,怎么也要把它吃完。
  不但如此,我们也都非常的念旧。我觉得我父亲几乎不曾丢掉过他生命中拥过的任何一件东西,只要这件东西损耗不完,哪怕是一个钉子,一根铁丝他都会一直留着。至今我家的家几乎还是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大多数家具陈设都有四五十年的时间,
  
  甚至更远。就连他那些衣服好多都穿了将近二三十年。
  在这些生活态度和观点上,我和我父亲也是出奇的一至。我们爷俩经常因为生活中的一些浪费问题共同否定我妈。我所穿的衣服年头少的也在十多年,年头长的有二十几年了。尽管有些都有了口子,或者磨坏了,但只要不显眼,我还在继续穿。虽然我家并不富裕,但就像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家一样,也难不至此。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总觉得——“物就应该尽其用”。慢说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无限,也不能浪费,这是一种生活习惯,是非观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个人的品行与处世态度。
  说到这,这篇文章有点说多了,本来是为了追悼亲人所写,但是不知怎么又扯了一些别的东西,也许是自己心乱,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理起。总之把思想写出来,心情就会好过一点。父亲虽然不在了,而且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家里处处是他留下来的东西,这些遗物实际上是他生活的一种延续,一看到这些东西就感觉父亲并未走远,甚至就在身边。
  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整理父亲的遗物,并把有关于它们的一些故事写下来,就当他从来也不曾离去。写到这,我忽然就想起来——如果这是在两个月以前的某一天晚上,可能这个时候,父亲会推开我的房门,上我这屋拿热水瓶子——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进门以后目光自然会落在我电脑的屏幕上。我想他尽管不看什么,但也许心里多少会有些好奇,好奇我在干些什么,打字在打些什么。如今我要在电脑写很多有关于他的故事了,而他却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