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舟:科学主义的历史和危害(连载一)
   什么是科学主义呢 ?笔者认为把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当做信仰,把具体科学在某一领域内研究的成果外推到其它不适合的领域,也就是把具体科学上升到哲学高度,这就是科学主义。为了说明科学主义,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是哲学?
   一,什么是哲学?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的话是多余的了,因为这是一个其本概念。其实,并非如此,在哲学上,许多的观点之争就是概念之争。许多哲学命题,做一个不同的解释,一种思想就会变成另一种思想,这是常有的事。哲学是一个允许多元化的学问。因此下文仅代表笔者个人的观点,大家可以择善而从,择不善而驳之。
   笔者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信仰问题。说到信仰人们很容易和宗教联系到一起。其实需要信仰的不仅仅是宗教,绝大多数正常人都会有自已的信仰,虽然你可能并不信任何教。有人会说,我是无神论者,我不信任何教,可是不相信神,就是说“我相信没有神”。“相信没有神”就是一种信仰。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其实质就是一种政治信仰,共产党人的最基本信仰就是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因此讲,信仰是广泛存在的。现在社会,有人相信“钱”,有人相信“良心”这些都是通俗的大众信仰。把信仰系统化就是哲学。在图书分类和大学分科时哲学总要和宗教放在一起的原因就是它们都是研究信仰问题的。
   说到信仰就是一个精神问题。所以,说到底,哲学是研究精神领域的一门学问。在这里,有人也许又会反问了,“马克思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许多哲学研究的都是物质世界,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等。
   其实这并不矛盾,精神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是以物质为依据的。研究物质世界,最后确定世界观;根据世界观再确定人生观。哲学最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应该以什么样的目的而活着?”这些,人生最根本问题的学问。
   在不同的哲学世界里,都有一个认为是正确的命题,这个命题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相信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可以升上天堂的,就会接受基督教的生活方式;相信通过修行,可以使精神达到“涅槃”的,就会选择佛教的生活方式;相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就会选择儒家的生活方式;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就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相信“弱肉强食”的,就会不断使自已强大;相信“金钱是万能的”,就会不断去积垒财富;
   这样,哲学最主要问题就成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问题,也就是哲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真理?在逻辑上,A 为真,非A就不可能为真。但在哲学上,相反的真理是一直存在的。
   那什么是真理呢?信仰不可能建立在空洞的说教上,真理的来源不同,就有着不同的哲学。真理可以来源于科学,即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等科学的方法得到的科学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有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实证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哲学体系。也可以来源于历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如弗罗伊德主义就来源于心理学。真理也可能来源于宗教的修行,即宗教家的直觉体悟。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宗教哲学。所以讲科学、心理学、历史学、神学、佛学和儒学等都只是哲学的论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来源于什么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来源于科学、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还来源于社会实践,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另外还有无产阶级导师的直觉体悟。
   综上所述,哲学是一门研究信仰的学问,属精神领域。哲学的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真理?”。哲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应该以什么样的目的而活着?”科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美学、伦理学、神学、军事学、佛学、道学、儒学等都可以成为哲学真理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