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书心得体会 (2014年7月14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资本论》序言)马克思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社会发展阶段是不能逾越的。每个社会发展阶段相当于它存在的历史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必然性。
  就如人的发展时代一样,每个时代相当于它存在的年龄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必然性。没听说过哪个人不经历青年时代,直接从少年跳到成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任务,青年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积累工作和生活经验;而成年人则必须工作、养家、担当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而共产主义阶段则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阶段。如果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那么共产主义社会就一定能够实现。而这种实现必须是以高度发展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为基础。

  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消除商品经济之前,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如果说,在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还存在资本的剥削,这岂不是荒谬!几百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苏联是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第一个国家,但苏联失败了。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什么性质的社会物质条件只能产生什么性质的社会制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社会主义是消除了商品经济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245页)
  只有消除了商品经济才能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在一个以资本为中心,在一个劳动者还必须依附于资本才能生存的社会,可能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高级的社会主义吗?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这完全是胡说八道。社会主义无论处在怎样的低级阶段,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性质不会改变。决不存在资本的剥削,决不存在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商品来出卖。否则,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社会主义。

  《资本论》中的这段话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应该不陌生。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却从来不敢论及这一点。我想,他们是认为马克思的理论过时了,他们已创造出了新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们现在有能力逾越任何历史发展阶段,他们现在正忙着搞“顶层设计,制度创新。”中国的政治精英们从来都是生活在云雾之中。他们从思想到思想,从精神到精神,从理论到理论。他们狂热地相信思想、精神、理论就可以改变现实社会。他们从来就不知道思想、精神、理论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思想、精神、理论是什么东西?它们不过是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它们从来就没有自己独立的性质,“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30页)只有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才可以改变现实的社会。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那些想逾越社会发展阶段的人,逾越只能在他们的头脑中逾越。因为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是不可能逾越的。你能不能一下子把社会生产力提高到,让大多数劳动者不在为最基本的生存占去大多数时间;让大多数劳动者像权贵集团那样享受完全免费的医疗,享受完全免费的养老保险。既然连这些都不能达到,就不要谈什么社会主义。

  自然的发展阶段不是你想逾越就能够逾越的。要想成为成年人只有青年才够资格,少年是不够资格的;要想成为社会主义只有资本主义才够资格,封建社会是不够资格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建立不了任何高级的社会制度。要建立高级的社会主义,必须先消除等级、特权的社会经济基础。在等级、特权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只能是封建等级、特权的社会制度。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无情,金钱至上就想逾越它。(没有这种冷漠无情、金钱至上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摧毁在温情脉脉面纱掩盖下的封建等级、特权制度。)那么,青年人盲目崇拜、偏激、鲁莽、浮躁、贪玩就不过青年时代,行不行?人类社会不过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一切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决不会随着人为的设计、创新的改变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阶段的实现过程,而决不能改变社会阶段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有谁能够阻止商品经济的发展?那些脱离商品经济平等、自由的原则,搞什么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只会延缓和阻碍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只有中世纪的野蛮人才会相信自己能够设计、创新社会制度。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者是决不会相信的。

  为什么资本主义阶段不能逾越?因为在物质生产力发展商品市场经济时代,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够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然欣欣向荣、充满活力;而国有企业在占尽资源、财税、土地等等优势的情况下仍然死气沉沉、亏损累累。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在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决不是由国有企业创造的,也不是由政府毫无回报的投资创造的。政府根本就不是生产的主体,政府的职能是维护社会经济环境的公平、公正,而决不是亲自参与其中。

  商品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商品不过是资本的物化形式)在一个以生产资本为目的,在一个劳动力还必须以商品的形式依附于资本的时代,只能是资本的时代。
  资本只有吸吮利润才能成活,才能发展壮大,因而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他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值,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资本家只是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才受到尊敬。”(《资本论》1卷649页)
  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这样他就不仅仅是为了贪图享乐,他只不过是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为生产而生产而已。如果他只是为了贪图享乐,那么他很快就会被别的资本消灭。因此,资本是决不允许他贪图享乐的。这就是历史赋予资产阶级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如果认为资本剥削剩余价值就否定它。(现代社会就是建立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基础之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通过斗争,还可以为自己争得不错的经济条件;而在非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只能得到超经济的剥削。)那么社会生产力就只有不发展。中国解放后几十年就是因为否定了资本,中国社会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就是因为邓小平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资本,中国经济才有了今天繁荣的局面。在商品市场经济时代,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合符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力量造成的东西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才能解决。要消除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只有发达的社会物质条件才能现实。

  商品市场经济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商品经济关系。而商品经济关系只有通过平等、自由的交换才能实现。(商品天生具有平等、自由的本性。正是因为这种平等、自由的本性才使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大大提高;才使人类能够摆脱等级制度的奴役。)平等、自由的竞争才合符商品经济的性质,因而才能够发展商品经济。任何权力的干预和参与其中都将会破坏商品经济平等、自由的原则
  。权力不仅破坏商品经济平等、自由的原则,而且还破坏商品经济的创新精神,商品只有创新才具有生命力。

  在物质方面资本主义阶段为更高级的社会打好物质的基础。那么在精神方面,也应该是如此。精神不过是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平等、自由的商品经济关系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必然形成平等、自由的意识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当商品经济关系成为社会最基本、最稳固的关系时,那么平等、自由的意识观念必将成为国民牢固的成见。就如,几千年等级、特权的社会经济关系必将在国民的头脑中形成等级、特权意识观念的牢固成见一样。
  高级的社会主义意识观念必然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成见基础之上。而决不是建立在等级、特权的成见基础之上。

  没有资本主义创造的社会生产力,就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没有资本主义在国民的头脑中形成牢固的平等、自由意识观念的成见,就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精神基础。
  这就是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的理由和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