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馅包子”或许是好事
文章目录
北京电视台某些人炮制的“纸馅包子”的闹剧,已经落幕。有人被刑拘,有人被处分,有人被批评。事情已经水落石出,“玉宇澄清万里埃”了,工商、质监、卫生等管理部门似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我说,且慢!
问题早着呢。首先要说,某些媒体,特别是其中的诸如制造“假新闻”的一些不良业者,在当前国际上大肆围剿中国“假商品”的关键时刻,弄出这样的货色,属实令人愤慨。这不是添乱么?有关部门已经焦头烂额了啊。对此,应该严肃追究责任。不论你出于什么动机,新闻造假都是不容许的。
抛开这个问题,有关部门是否要想想,我们的市场已经混乱到了何等地步?浑水摸鱼者,早已有之。问题是水诨啊!
这些天,我几乎不敢看网络、报纸等媒体关于中国“假商品”在世界被披露、驱赶、禁入的消息。简直是铺天盖地,比比皆是。从美国、欧盟、日本到一些菲律宾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异口同声。从食品、玩具到牙膏,到轮胎,有毒,有害,“超标”,声讨之声浪,连绵不绝。有些国家的柜台,已经开始标明“非中国制造”字样,以换取顾客信任。真是奇耻大辱啊!
我不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但我爱国。我在出国期间,看到很多国家,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有大量“Made in China”商品,心中不时涌起一股热浪。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商品真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这是令人骄傲的。可是,现在发现有那么多的“伪劣假冒”被揪了出来。我感到脸红,骄傲化做了尴尬。
当然,当前外国对中国“假商品”的围剿,也不乏含有贸易壁垒的成分,中国的快速崛起,让他们不安。他们披露一部分商品的不合格,也不能因此认定我们的商品,全部不合格。这是毫无疑义的。
但是,问题的存在是不能回避的。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并采取严厉、有效措施,使问题尽快得以解决。
其实,中国的造假问题,由来已久。假药、假证、假钱、假货,几乎无处不假,防不胜防。老百姓早就怨声载道,忍无可忍。可是,工商、质检等部门,遏制得十分不力。
现在闹到国际去了,我看或许是件好事。你们现在该下大决心,大力量了吧!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0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