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杂谈(修改)
  
  今天国庆节,大清早七点就起来,窗外一看,依旧是瓢泼大雨,这雨已经下了四五天了,据说要到三号才晴。今天本来要做许多事结果一样也做不成,不,坐在家中打电脑,也算“一做”。
  
  今天不能做国庆节需要做的事还是其一,按季节,本地这几天应该是秋收秋播之时,地里的玉米要收,麦子应该赶快种下去,寒露之前是种麦子的最佳时节 ,而今年内的十月八日就是寒露!这雨就是现在停了,也是三五日下不了地的。
  
  过国庆节,自解放以来,一直是很隆重的,记得当时年年国庆节都要集会,本市是在体育场,工农兵学商各单位都是列队前往,一个小市嘛,总有上万人的。会上领导要讲话,工农兵都要发言,然后是游行,有时十点钟开会,游行回家就一两点了,但那时大家情绪很高,绝不在乎吃饭晚些时候。
  
  国家呢,每年也要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国家领导人全部出席,那时信息闭塞,因国庆节必出新闻纪录片,一般老百姓在看电影时,才能看到毛 和其他中央领导。
  
  这个惯例啥时才变了呢,是一九七一年国庆节!那年九一三林彪覆亡,到国庆节还没有向国内外公布,十一天安门城楼没有“林 ”怎么办,所以那年的广场集会改为游园活动,中央领导分散出席,解决了集体活动缺几个重要人物的问题。各地自然上行下效,国庆节从此以后也不集会了。集会比较麻烦,不集会呢,大家心目中盼望的也就是二三天假期了。
  
  前几年,天晴的时候,到国庆节,机关学校都要挂国旗,有些有心的单位门前还要挂红灯,市里很多重要地方还要摆花坛,还有不少喜庆气氛。今年因为下雨,有的地方摆了花,升旗挂灯的就很少了。
  
  至于国庆节还应该搞些其他什么有意义的涉及全民的、固化意识的活动,则没有听说,唉!
  
  昨天,秋雨又是一天,眼看就要过国庆,真使人一则一忧,一则一喜,于是兴之所至写下了以下韵句,以表心态,
  
  国庆的雨 该诅咒,还是该赞美 ?
  
  
  年年国庆年年雨,
  几分无奈,几分欢喜;
  风是凉风,雨是疾雨,
  少了些晴空万里,
  缺许多舒情浪漫,畅游团聚。
  
  风又是和风,雨又是喜雨,
  张在口的土地,
  多么需要你!
  到处干涸,到处缺水,
  下个一月四十日,
  料想谁也不会怪罪。
  
  噢,还是下吧!
  涤清天地浊尘,
  创造无数新鲜环境,
  更有那昂然生机。
  
  噢,再下大一些吧!
  尽管时机不好,
  为了城市乡村、角角落落、这里那里,
  不出现一堆堆腐败,
  不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恶臭气,
  为了一个晴朗、透明、美好的明天,
  还是应该多一些洗涤,
  多一些雨!庆的雨 该诅咒,还是该赞美 ?
  
  去年国庆节前,对近年来国庆节的过法有点感触,于是写了一些话,可能性不合时宜,应者寥寥,在有的网坛,甚至引起某几个人的恶言恶语,今年拉出来一看,觉得还是应该再说一说,让骂者自骂好了。以下是去年小文《应该给国庆节撒一把盐》的一段:
  
  “自从北京不搞国庆大型集会式庆祝活动以后,地方上过国庆就随意多了,集体群众活动一般不再组织,群众自由活动的空间进一步增大,人人感觉有许多放松的惬意。但事物总是两方面的,每个人轻松固然是轻松了,但国庆的气氛也轻淡了许多。特别是实行长假制度以后,各有关方面的目标是拉动经济,群众的目标是玩好休息好。于是我们的国庆似乎成了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节日,政治纪念的意义在广大人民群众来讲是越来越“欲说有时近似无”了。虽然 政府每年还是要搞许多活动来纪念,但群众的参与度不能不说越来越低了。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我们经济上很穷,为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我们尽量减少群众性政治活动,是很正确的。那么发展到今天,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国家的国力也有了很大增强,但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相应跟上,在一些方面 还有了较大幅度的滑坡,社会丑恶现象有增无减,告别革命、淡化理想、嘲讽激情、远离艰苦奋斗、曲解奉献牺牲的思潮在一部分人,特别是在青年中有滋长漫延趋势。形势要求我们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足以后,在精神生活上不可不倾注较大心力!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国庆是相当重视的,他们的庆祝偏重于纪念,偏重于群众参与。他们的国庆素质养成,以至于单个体在国歌国旗面前的肃穆之态,对先驱烈士们的崇敬之情,使我们许多人汗颜。
  
  “我们不能再轻视于国庆节在政治上的纪念意义!
  
  “我们不能让后辈儿孙只把国庆当作一个可以尽情玩耍戏闹的日子!
  
  “现在如果不重视国庆及一切类似的可以凝聚民族心力的机会,我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趋进难度将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加大什么成本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群众的参与率,这样过一个颇有意义的国庆节:
  
  
  “在每年国庆节的上午七 八点左右,全国各级各单位都举行升国旗仪式,上至国家部委,下至乡街村组,凡是在家不外出的男女老少全应参加。之后单位组织看录像、听报告,内容就是创业、建国、英烈、奋斗、牺牲,不断唤醒大家的记忆细胞。每年换样,国家可以多录制一些这样的音像制品以供使用。之后还可组织一些小座谈,供大家畅谈感想,但时间不要超过上午11点钟。不要耽误大家回家吃饭。(时间太晚全体“撮一顿”,则一切意义全失)
  
  “更进一步,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全国或全省定一个统一时间,届时各个电台、电视台都高奏国歌,全国或全省同声齐唱,让雄壮的旋律洪响于天上人间。这一刻,凡是能够停止活动的人群、物事,全都停下来,恭敬肃穆,共同领受这庄严的“国庆时分”。用这一刻来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每个人的国家兴亡责任感。坚持每年如此,相信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国庆七天假期,只用这不多一会儿时光,进行一个爱国教育,我想反对的人不会太多吧?特别是这也并不影响“国庆黄金周”!
  
  “也就是说在基本不改变群众已习惯了的节日过法的基础上,小撒一把盐,从而使国庆味儿的浓度更厚一些,效果更好一些。
  
  
  “每年元旦也可以举行升旗仪式,程序稍微作些简化。
  
  “每年“五一”也应该搞一个群众性的纪念活动,把这个假期从思想政治上利用一下,这都不妨碍群众的休假。
  
  “全体群众参与性的政治活动适时地多少开展一些,相信于我们国家民族会有很大好处的!
  
  “同意拙见者,请完善之,共同来使我们的国庆过得更有意义一些,不胜感激!”
  
  炒一个剩饭,因为这个意见还是耿耿耿于怀啊!
  
  
  二○○五年十月一日2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