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党和人民没忘记我们
    
    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并参战的,生活困难的,军队退役人员。100元
    
    对原8023部队、其他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包括执行过核试验保障任务的退役人员,患病,或生活困难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100元
    
    我县共有原8023部队受核辐射人员124人,领取一次性抚恤金5000元的11人。
    
    今年小公务员涨多少来着 ?
    
    
    
    
    
    quot ;伴随着我军诞生、成长、壮大的80年光辉历程,广大优抚对象和军队退役人员为民族独立解放和新中国的创建、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维护主权统一、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和平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他们都是党和人民培养的优秀儿女,都是国家和军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quot ; 引自新华网
    
    参战退役人员主要包括:自卫还击作战、防御作战、对逃离大陆的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出国支援作战、平息地区性武装叛乱作战,以及军委、总部认定的其他作战行动。参战人员包括直接参加战斗的人员和作战指挥人员、作战保障人员。
    
    
    
    
    一名企业军转干部的心声
    
    作为一名企业军转干部,也曾为祖国的边防事业流淌过热血,做出过贡献,也曾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留在了部队、献给了祖国。转业之所以到企业,那是没有关系可用,没有金钱铺路,同时也是相信组织、服从安排的结果,心中也有很多的感慨和无奈。
    
    进了企业才明白,别人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托关系、找门路,花血本,削尖脑袋往事业单位钻。原来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工资和待遇上有着天壤之别:事业单位不仅工资和待遇比企业高许多,而且还能正常涨工资,旱涝保收,就是将来退休,工资也比企业高得多。企业谁管你,工资基数本来就低,还不能按时发放,十年八年也不涨工资。可以这样说,一旦进了企业,一直到死,永远撵不上事业单位。同样都是一个人,同样都是军转干部,同样的工作能力,为啥进企业和事业单位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这样公平吗?合理吗?
    
    工资待遇关系到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子女的教育,这也就难怪同志们有意见了,不平则鸣嘛。有位企业军转干曾经流着泪心酸地说:“别人都盼着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我却是心里暗暗祷告,千万别让我的孩子考上大学,因为咱给孩子掏不起学费啊!”不知政府和领导听到这样的话,心中有何感想?